赖雨农

十聿照明设计集团创始人

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大中华地区协调人(IALD)

北美照明协会员(IESNA)

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2016年度照明设计奖专业评审 

美国纽约Parsons设计学院建筑照明硕士 

Apple pay 正式在中国启用的第一天早上,我像是小时候期待学校远足那样,带著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拿著早就更新完成,也绑定银行卡的 iPhone 前往我经常去的那家星巴克,打算用电子付款的形式买一杯象征一天开始的咖啡,也纪念我正式进入电子移动付款时代。



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机对准感应器,哔了一声,显然没有成功,店员请我重复操作了几次,终于在几次尝试后成功,接著机器哗啦哗啦列印出签单,店员递过一只笔,示意我还是得在签单上签名,然后就完成了这笔交易。



我拿著拿铁走在平时上班的路上,突然觉得有点若有所失;这好像跟我期待的有点不同,我以为这一天我会醒在一个电影场景般的酷炫未来,我不确定是因为一时技术性的不流畅让我觉得失望,抑或是这样的电子支付其实早已经在我们生活中见怪不怪,尤其在中国,好像差别只是把我常用的信用卡黏在手机背面罢了。


总之,我突然惊觉,若非未来的生活模式没有那么多的惊喜,那么极有可能是:我们其实早已经进入未来的生活模式,只是我们不自觉而已。


想想的确是后者。


在我的求学时期,基本上还是货币时代。还记得去一趟欧洲要兑换好几种不同的钞票,又带回一堆看不懂,再也用不到的硬币。大学毕业后在美国的生活,基本是塑胶货币时代了,除了每週洗衣服要用到的 Quarter 硬币会需要特别收集留下,基本生活用不到钞票了,出国也一律都是塑胶代劳,不自觉皮夹小了很多,后来干脆把信用卡塞在钥匙包里就可以出门了。



近五年来,手机不离手,可以说手机是唯一一个如果忘在家,必须折回去拿的物品,再也不是皮夹,更不会是钱了。现今生活在上海,坐车、吃饭、订票、买东西,几乎所有生活消费,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我已经好一段时间没有在提款机取过现金,我皮夹里的那残留的几百元一放就是几个月。



回头看这一切,其实不过就是 20 几年的光景,我们的生活(消费)模式竟然起了这麽大的变化。我还记得在台湾银行都是有存折的,用来记录户头的明细,但是在美国的银行是没有这种东西的,他每个月寄帐单给你,后来也可以登入网路银行查看。


刚去美国的台湾人都很不习惯,因为所有东西都习惯有个纸本才觉得安心,也因此在台湾推行电子帐单(Paperless) 花了很长的时间。唯独我们对于消费这件事,似乎接受的很快,大方的拥抱所有未来的科技。



从塑胶到手机,一切都只存乎于一堆数字之间。领了薪水,缴了房贷、车贷、付了信用卡款、买了菜、坐了车、上网买了东西,甚至投资买了基金股票,没有一分钱我们看到了实体,但是却扎扎实实的进行了实体的交易,得到了实体的物品。



整个商业世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支付模式的改变( 进化),然而实际上是整个消费形态、消费心理、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去餐厅前习惯看一下网路的评价,顺便看看有没有优惠券;我们所有目的性的消费,会从网路电商搜寻开始,有时候会去实体店面确认一下( 但是非必要),最后仍然会在电商下单结束。


旅游的机票、饭店,我们也习惯从网路的搜寻里找到好的评价酒店,最划算的机票,甚至是行程建议;就连漫无目的的随便逛逛,电商早也透过之前的浏览记录为你推荐相关、相似的产品。电商环境的日益壮大,不难从每年不断上升的双十一销售数字,和亚马逊一再攀高的股价之中得到证实。电商衝击著实体店面存在的意义,传统思维的商业环境只能一再被挑战和找寻出路,大家都急著探究实体商店的未来究竟会变成什麽。



过去十年商业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中国的此消彼长,我们有幸,参与也目睹了一些商业的专案。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趋势大师们说某某商业模式殒落,某某商业行为消失,吹捧大电商模式时代来临的同时,又见到大品牌默默在经营壮大实体店通路。


根据一家全球的策略顾问公司报告指出,全球的经济规模不消反增,光是中国去年一整年就贡献了全球消费总额的一半。也就是说全球消费规模没有缩小,换句话说不是大家不消费了,而是去哪里消费了。因此我们急著在找寻的可能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是什麽样的消费模式更契合消费心理。消费心理学应声而起,研究消费者心理和整理消费行为大数据,进而发展更吸引人的消费模式变成了显学。


我认为商业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怎样吸引人出门进入商场,而是创造一个让消费者想花钱的模式,引出消费才是重点。这答案一定不会只有一种,而答案其实也存在我们心中,因为我们每个人也同时都是消费者:扪心自问,你更愿意在哪里花钱?为什麽?那或许就是商业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商业照明蓝皮书》,作者:赖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