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尔
太久没有关注日历,今日早起看到好友发来“今日大雪,记得添衣保暖!”的简讯,顿时察觉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已经到来,大雪也意味着2020年即将结束,而冬天最宜梳理过往,整顿疲倦,去谋划一些新的故事。
12月1日,是云知光照明微课堂七周年的生日,七年的时间里,云知光始终作为照明产业的服务者和推动者,为照明产业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从中开拓出了更宽广的天地,毕竟在热爱的世界里驰骋,根本不存在什么七年之痒。
照明微课堂作为云知光的起点,一如既往做着照明知识科普,但是每一篇文章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幕后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因此,今天我们采访了微课堂在运营的这七年里的七个关键角色,他们之于微课堂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微课堂之于他们,又会是什么样特别的存在呢?
专栏作者
照明微课堂一直以来都坚持邀请各领域的有识之士分享他们对行业发展的思考、实践经验和个人感悟,今天我们采访了其中两位专栏作者代表,听听他们在微课堂分享的同时,还收获了哪些珍贵的东西。
李铁楠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方方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光环境设计院技术总监&第三设计所所长
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专业会员
高级照明设计师(国家一级)
2019年度美国LIT照明设计大奖“年度照明设计师”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Q1 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认识云知光照明微课堂的吗?
李铁楠:这应该是很早了。我和曹总、徐庆辉老师等很早就认识,所以,你们建立微课堂之初就有关注。
方方:我在磨磨蹭蹭写自己的那点小文章小总结的时候,曹校长问我要不要放到云知光上让大家看到,然后我因为关注我自己,然后就开始关注云知光照明微课堂了。
Q2 您还记得第一篇在微课堂发布的文章吗?哪一篇文章让您印象最深刻,原因是什么?
李铁楠:印象比较深的那篇关于“照明的尺度”的文章。文章是通过电话采访,然后你们的记者小周进行的整理,文章比较长,内容有点繁杂,但整理的非常顺畅,又做了很好的润色加工,为文章增色颇多。
方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地去翻了一下历史记录,跳出的一堆记录告诉我:过去几年我是真没干什么实事,一天天净在瞎逛。比如我第一篇发表在云知光的文章就是OMA 设计的威尼斯综合商场的游记。
不过我们文艺老母亲就是这样的,看到什么好看好玩好吃的恨不得分享给全世界。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那篇《爱与感动——浅析艺术照明手法》,因为写的过程非常享受,相当于总结了自己这么多年对于艺术照明的创作手法的思考和深思。写完之后我自己也有了很多收获。写完这篇回答,我也要去总结一下如何欣赏建筑照明的创作手法了。
Q3 您是微课堂的专栏作者,也在照明学院授过课,能否谈谈这些年下来对云知光的感受,以及自己在这些年来的变化?
李铁楠:上课、教学,是一种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正所谓“教学相长”。
方方:最大的感觉是云知光的小伙、姑娘都精力旺盛,这么多年始终保持创业的激情,这很不容易。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所以能带领一批人为了共同的理想奋斗,我明白有多么不容易。认同感和使命感并不是人生的必备选项,但是云知光团队始终保持的挺好。一直在探索各种领域和可能性,能持续创新,挑战自己。
我觉得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有目标,知道过程在哪里,知道谁可以帮忙,明白自己可以为别人带来什么,找到人生的重点,并持续为之奋斗。这也是我始终勉励自己的信条。
Q4 无论是写作还是授课,都是一种知识的分享,对您来说,分享意味着什么呢?
李铁楠:现在微信比较方便,看到了、想到了,就喜欢记录下来,备忘。写下来也能引发思考。
方方:如果说这几年能有什么习惯让我感觉到最受益匪浅,就是坚持写作。有句话说的好,想要快速认清现实并投入奋斗的方法有三种,按照见效时间依次分为:健身、写作、照镜子。
无论写作还是授课,带给别人观点的同时,也是不停建设和坚定自己观点的过程,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我非常愿意一直持续的做这件事,过程中其实自己的收获可能远远大于听众。但是授课确实需要大量体力和精力投入,对讲师本身挑战也比较大,所以我非常佩服能一直坚持讲课的人。
Q5 微课堂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您的支持和不吝分享,适逢云知光照明微课堂7周年,您有什么话想要对它说的吗?
李铁楠: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都从微课堂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由衷希望微课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方方:希望你们不忘初心,坚持自己,归来仍是少年!
讲台上的“段子手”
讲师
云知光学堂的讲师众多,他们的性格和教学风格各异,但是都有个同样的特点——专业,他们的课程也为微课堂提供了不少文章素材和专业知识的理论支持,我们随机采访了其中三位,于是便得到了以下这份精彩的“回忆杀”。
2020年LDA「40 under 40」
云知光学堂签约讲师
韩俊昌
云知光学堂签约讲师
国家高级照明设计师
PS照明设计效果图专家
20年照明行业经验
完成照明设计效果图3000余张
Q1 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认识云知光照明微课堂的吗?您又是怎么加入到云知光学堂这个大家庭的?
杨晓明:2015年春天愚人节前后,被朋友拉进云知光的讲师群,可能是觉得我话比较多。但我那时只是讲过方案并不知道自己还能讲课。
韩俊昌:那是2009年在照明学会举办的中级照明设计师时我有缘结识了老曹,后来的工作中偶尔有些联系,2013年时老曹邀约,当时聊的就是照明微课堂的事情,只可惜当时一直忙于苦逼的设计,到今年才正式在照明学院开始了授课。
符浩然:2013年飞利浦搞了一个新锐照明设计师活动,从全国选了23个年轻照明设计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我有幸入选,并在当时认识了还是建筑设计师的梁贺。活动当天的设计师发言环节,全场23名照明设计师无一人对现场的光环境提出异议,唯独他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上台发言时得体地提出要拉下窗帘,不然投影看不清。从此这哥们就在我心底打上了一个标签,有胆识有谋略。
后来,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梁贺从建筑设计师变为了照明设计师,再成为了云知光三个合伙人之一。他对事业的专注,对趋势的把握以及强大的沟通执行力一直为我所自叹弗如。同时看着云知光从一个地下车库,到成立北京分公司(注:可能老师记忆有误,北京其实是云知光总部)、上海分公司,也让我迫切的想要与他们发生些关系。
终于有一天,梁贺找到了我说,浩然,我们要做一个光路计划,需要一些一线的照明设计师上台分享,你有没有兴趣。我当时的心里是窃喜的,但同时又担忧:我这么年轻,又没白头发,压得住吗?他说没事,你可以的。
于是我颤颤巍巍地进行了第一次的处女讲,课程完成下来无功无过,但这感觉还是蛮奇妙的,感觉在云知光出现前,所有的演讲都是讲大趋势、大战略,找行业内的老专家老教授,聊聊LED的应用趋势,光源的标准之类,很少有这么接地气的分享活动。后来随着演讲次数的增多,台下反馈的好评越来越高,我这讲师也就一直做了下来。
Q2 在作为讲师期间,有发生什么令您难忘的经历,或者其他有趣的故事吗?
杨晓明:“有趣”是我上课的目标之一,可能是你总想着什么,什么就会来得多一些的原因,有趣的事情的确不少。而事情就是这样,有趣了自然也就会难忘,最难忘而有趣的是偶尔会有同学跑来跟我聊:“晓明老师听完您的课我打算改行做灯光设计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符浩然:记得几年前有次为期三天的课程,前一半的课程翻车了(可能是由于课程安排的原因导致其他讲师的内容与之前公开课有冲突),导致有不少学员在课程中与现场的云知光人员投诉,但我在后半场把车翻回来了(这么说可能皮有点厚),那几个投诉的学员后面还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联系。我觉得这算是对我比较大的认可吧。
韩俊昌:很开心结识了好多新朋友,记得有次出差汇报方案,领导的女朋友竟然是我的粉丝,会后聊天才知道的。
Q3 能否谈谈这些年下来您对云知光的感受,以及自己在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
杨晓明:总的来说是一个互相塑造的过程,我的职业生涯运气还算不错,总能遇到无私而主动教我的老师,久了自然成为朋友。因此把自己的总结讲给大家听对我来说毫无心理障碍。而云知光刚好提供了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琐碎的雕虫小技讲给大家听,总结能力强的同学会替我总结出我的观点:设计就是给生活制造惊喜,惊艳客户丰富自己。
符浩然:我应该是更愿意去输出观点吧,以前有些想法,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会说出来,但随着学员们对照明设计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以及自己都有独立的思考辨别能力,我越来越乐意去输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期望与学员发生碰撞以及得到反馈,反过来验证一些想法。
韩俊昌: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自信了,原来一直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不善言谈,后来通过录制线上课程,从刚开始可以说是痛苦煎熬,到后来的享受,自己完全没有想到。
Q4 从一名设计师到照明学院的讲师,是一个自我创作到分享的转变,对您来说,分享意味着什么呢?
杨晓明:分享可以更好的总结创作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因为要把过程告诉大家,所以自己看待事物的维度也会更高一些。你必须把琐碎的过程提炼成抽象概念,再把抽象的灯光概念浅显的告诉大家,段子也好漫画也罢关键就是要说清楚问题!分享的确可以总结创作,而创作也是分享的来源!因为总会有老学员来听课,所以每次都要加入新的内容。而新的内容必须来自设计的战斗前线。
符浩然:分享意味着总结,其实两天的课程,看似轻松,实际基本上每次课程都要将自己做过的所有项目捋一遍,这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很辛苦,但也很有趣。
韩俊昌:分享知识就是分享快乐,我喜欢这样的分享!
Q5 微课堂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您的支持和不吝分享,适逢云知光照明微课堂7周年,您有什么话想要对它说的吗?
杨晓明:7一直是我的幸运数字,同时也希望7能为微课堂带来更多的可能,更美好的未来!
符浩然:我希望云知光,作为一名勇士,归来还是那个少年。不要屠倒了恶龙,成为了恶龙。
韩俊昌:首先祝生日快乐,微课堂能走到今天真的很棒,小伙伴们也棒棒的,大大的爱!
译介社成员
既然走上了教育和科普这条不归路,云知光便立志于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联合了照明行业的有志之士,成立了一个神秘的组织:译介社。他们源源不断地为微课堂提供专业且准确的外文翻译,让一切疑难问题都一网打尽,那他们有什么想要对微课堂说的呢?
程天汇
D.C.普里査德《照明设计》第六版中文译者
现任西顿健康照明研究院院长
Q1 分享一下你和云知光相识的故事?
程天汇:不记得了,曹总创业找我的吧,翻译相关的事。
滕虹辰:我是最早一批关注云知光的粉丝,当时刚入行,急切地想学习照明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云知光,甚喜!便在此安家。
Q2 加入云知光译介社后,你做了哪些事?
程天汇:先后参与出版了《LPA1990-2015 建筑照明设计潮流》、《室内照明设计》、《用光设计》。
滕虹辰:参与《design with light》用光设计一书的翻译,并翻译近十篇国外文章,制作品牌及术语英文读音小视频三段。
Q3 云知光译介社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程天汇:业余爱好,把兴趣和专业相结合。
滕虹辰:一个精英交流的平台,收获了知识、友谊、尊重。
Q4 云知光照明微课堂7岁啦,有没有想要对TA说的话?
滕虹辰:祝ta生日快乐,越来越好。
程天汇:越办越好。
日更的秘密武器
编辑
很多人时常问小编们,如何做到每天爆肝输出、天天更新文章的?还能凭啥?还不是因为领导的强烈要求 强烈的责任感啊!
那么在云知光编辑部里,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呢?以及在一切灵感与创作力低谷时,编辑们都有过哪些疯狂“变态”的想法?
▲点视频看美女小编
LARC专业内容支持
作为微课堂内容团队背后的男人们,他们专业的素养给了小编们足够的安全感,那平时他们是如何辅助小编们完成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的呢?
▲点击视频,查看文章背后的故事
灵魂射击师
平面设计
每天要进行头脑风暴的,除了小编就是平面射击狮,毕竟微课堂所有的视觉物料都是出自他们的神来之手,然鹅经常被读者问及如何生发育发,在此他们正式发出咆哮:请多关注我们的作品,远离私生活。
▲点击视频,查看生发秘籍!!
读者
照明微课堂从成立之初,就有一圈始终不离不弃的读者朋友默默地关注着我们,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对于他们,微课堂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我们选取了其中几位,与他们一起谈谈与云知光的不解之缘。
Q1 您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机缘巧合下认识云知光的?
倪俊杰:几年前,偶然在网上搜“灯光的未来发展”这种关键词,搜出来第一个就是云知光,鼠标卡嗒一响,从起开启以灯光为事业的人生。
张辉帆:我是在大三结束找实习工作的时候,在学校的招聘会现场认识云知光的。
Q2 在认识云知光之前您的职业是什么?
倪俊杰:室内设计画图狗。
王睿:履带吊事业部经理。
Q3 云知光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产生什么影响吗?
倪俊杰:云知光让我对灯和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算是我的启蒙老师,而且产生严重的灯光职业病,走到哪儿都是先看灯光。
张辉帆:云知光可以说改变了我整个人生轨迹,没有云知光,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之所以会走上照明设计的道路也是因为在云知光实习,在这之前我甚至对照明设计这个词都不了解。因为云知光,我接触了照明设计,一步步深入地了解,从而成就了今天的我。
王睿:开始付费买网课啦,哈哈。
Q4 云知光照明微课堂七岁啦,有没有想要对TA说的话呢?
倪俊杰:生日快乐!以后也请多多分享优质的知识,相信你会越办越好。
张辉帆:祝云知光照明微课堂七岁生日快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再接再厉,在照明行业里继续发光发热,启迪更多人走向照明行业的道路!
王睿: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同样创业,我自己好像过家家一样,没有太大的进步,而云知光,好让我羡慕。
2021年,云知光也将展开新的征程,不仅是在微课堂,我们会做更多的尝试,去做更多更新鲜的事儿,但是“引领照明产业发展,让人居光环境更美好”的使命始终没有改变,也希望我们能够陪伴你度过更多的冬天或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