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建民

河南大学MBA

从事照明行业20年

先后在GE、OSRAM、施耐德电气任职

现任诺曼电气销售总监

云知光特约讲师

云知光专栏作家


编辑手记:


上期,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中国 LED 市场的“老、中、青”三代代表照企的历史和未来,并深度分析了这些成功的行业代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深度分析|中国照明市场的历史及现状(品牌格局篇)←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关于照明行业的现状,这几年业内听到的大多数企业并购、上市、扩产等利好消息,但现实真是如此吗?


照明行业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可惜,这个铁律被打破了。跑路似乎成了今年一个魔咒,从今年八月底开始,已经陆续爆出了灯具工厂破产倒闭的消息:



为什么今年照明频频爆出卷款跑路的丑闻?中国照明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发展契机在哪?我们一一为你解析。



工业照明市场现状



传统巨头风光不再,尚未出现行业龙头


传统灯时代,工业照明主要是金卤灯、钠灯等 HID 产品,主要品牌也就是飞利浦、亚明、欧司朗,后来三雄、雷士也有涉及。


▲传统照明时代,市场被金卤灯、钠灯等 HID 产品垄断。


LED 时代,金卤灯断崖式下跌,这些厂家的销量一落千丈,市场都被那些多如牛毛的小型 LED 工矿灯生产厂家所蚕食,但是这些多如牛毛的生产商还没有哪个厂家有明显的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行业龙头尚未产生。


▲LED 时代,掀起了一波传统金卤灯被LED工矿灯大规模替换的潮流。


顺便说一句,在 LED 大规模进入市场之前,低频无极灯以节能、长寿、无频闪、无眩光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尤其是工厂照明更是取得了不少大单,大有替代金卤灯、钠灯的趋势,只是后来全社会都在推 LED,无极灯也逐渐被边缘化。


▲呐,这货就是低频无极灯。


虽说无极灯也是舶来品,但真正规模化生产却是在中国,不仅国内销量不错,更是大规模出口到全球各地,这个产业走到现在的样子真的甚为可惜。



LED 工矿灯灯具形态已经有了快速的进化


最初,LED 工矿灯一般是采用集成光源加柱形挤压铝材散热器的方案,但这个方案的缺点很快显现出来:不能做大功率灯具(如200瓦以上),散热不行,光衰很快,后来超频三推出带热管的鳍片散热器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成本偏高。


随着光源技术的快速进步,LED 灯珠的光效大幅提高,对散热的要求却在降低,而压铸散热器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 2014—2015 年压铸飞碟灯热销的根本原因,2016—2017冲压铆压铝板散热器风头渐起,成本更低,电源也开始出现了 DOB 方案,导致整灯的成本大幅降低,可以说,现在的 LED 工矿灯已经有了三代的进化了,而且将来再怎么进化还未可知。


▲从鳍片散热器到压铸散热器到可替代传统开关电源外置的DOB方案,LED工矿灯的三代进化。


工业照明产品同质化更为严重,过低的行业利润率肯定会加速行业的洗牌,乱象结束后行业才能稳定下来,领导品牌才能够显现出来。


由于电子行业的特性,LED 光源品牌更趋于集中、功能更趋于模块化,配件趋于标准化,连接趋于插接化,以至于成品厂家趋于组装化,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也是成品厂门槛极低的根本原因。


成品同质化的结果就会导致成品厂的价格战,成品厂价格战必然导致配件厂的价格战,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生存都将艰难!只有那些有实力的厂家才能生存下来,众多的参与者将被淘汰出局,留下来的那些企业往往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并且发展壮大,新的行业龙头很可能从这些企业中产生,目前还看不到哪家能够最终胜出,不过,超频三最有可能,当然,前提是他们要进入成品领域,而不是像现在只是作为散热器供应商。



中国照明存在的问题



1
还没有形成强势的全球品牌


全球 70% 以上的照明产品都在中国生产,但尴尬的是,许多中国照明品牌只覆盖到中国市场,难以拓展海外,虽然它们在国内具有绝对的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但并未能充分扩散至海外,海外销售的中国照明产品大部分都是使用别人的品牌,也就是中国企业替别人打工!


总体来说,国内照明行业现状就是“强大在制造,弱势在品牌”。这也是中资照明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最大障碍,但强势品牌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是资金、技术、营销网络、服务等等各个环节综合实力的比拼,这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而苦熬时间往往是某些想快速做大的企业不能忍受的,而收购现有品牌往往是最快速的选择,这也是中资公司乐于收购朗德万斯、喜万年、飞利浦、甚至 GE 的根本原因。



2
行业缺乏核心技术


由于我国在 LED 基础研究起步晚,核心技术非常薄弱,中资公司现在现在的主攻方向还是扩大产能,而国外公司已经完成了从生产技术到材料技术的转变。


欧司朗、美国普瑞、日本三垦等一流企业已经在大尺寸硅衬底氮化镓基 LED 研究上取得突破,飞利浦、韩国三星、LG、日本东芝等国际 LED 巨头也掀起了一股硅衬底上氮化镓基 LED 的研究热潮



其中,早在 2011 年,美国普瑞在 8 英寸硅衬底上研发出高光效氮化镓基 LED,取得了与蓝宝石及碳化硅衬底上顶尖水平的 LED 器件性能相媲美的发光效率 160lm/W;在2012年,欧司朗成功生产出 6 英寸硅衬底氮化镓基  LED。


反观中国内地,LED 芯片企业技术的突破点主要还是提高产能和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目前中国内地 LED 芯片企业还是主攻产能、蓝宝石衬底材料及晶圆生长技术,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同方股份等内地芯片巨头也大多在产能上取得突破。


另外国际巨头虽然在应用层面已经完败,但他们在核心技术的保护可谓密不透风,专利陷阱到处都是,而技术发展到一定层面,技术路径一定是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但在发展的必经之地人家早已完成布防,动不动就被起诉专利侵权,这些知识产品壁垒严重阻碍中资照明公司的发展,近年来的日亚与亿光的专利官司,处处都是我们缺乏核心技术的表现。



3
应用市场竞争过度


由于大家都没有核心技术,所以大家都集中在应用层面,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经常爆发,市场过度竞争,产品质量堪忧,大家看看质量黑榜,谁家没有上过?


▲缺乏核心技术,竞争方式多以品牌、价格为导向。


大企业质量也不能完全无忧,小作坊更是时不时的跑路逃债,这种状况极不正常,市场需要大企业有钱赚、小公司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正常状态,而不是累死自己饿死同行的双输结局。



4
LED 新锐企业的分化与发展


流通类产品还是传统大佬的天下,不过木林森也加入了竞争,新锐企业很难胜出,工程类产品还在混战,市场的竞争逼着大家想办法,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差异化定位。


如专注服装店铺照明的深圳极成,专注餐饮照明的石客小馆,专注路灯的普华永明,专注工程金达照明,当然也有些适度转型,比如勤上转型教育,雪莱特尝试无人机等等,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自己的选择,发展的结果很有可能应验了那句话: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大家也不必吊死在 LED 这一棵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