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智能照明系统

在博物馆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文 | 照明微课堂


编辑手记:


大家都在谈智能,现在所谓的智能产品也不少,但是至今能让行业看到眼睛一亮的产品似乎还堵在路上。所以,智能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虽然我是做弱电和智能化的,但是我相信目前大部分从业人员并未理解智能的真正含义。智能化是绝对的趋势,但是还有很长的阵痛期。


也有人说:智能一定是往平台里放产品,而不是在手机上装APP。当有一天智能离开了APP,那才是智能成熟的标志。


还有人说:能让用户变懒的产品,才是成功的。如果还需要使用APP,跟遥控器装在手机上有什么区别?


起智能照明系统,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说不就是节能吗?但是,在博物馆中应用智能照明系统,除了节能之外,它还能让博物馆的展品更安全,氛围更有趣,施工更方便。



1
精确调控用光量,让博物馆展品更安全



在博物馆中展品是博物馆的“生命线”。为了展品的安全,光辐射对展品的损害是需要严格控制的,不仅要控制其照度水平,还需要对展品灯光的年曝光量进行控制。


在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23863-2009中,明确规定了陈列室展品的照度标志值和年曝光量限制值。



 


 

在博物馆照明设计中,除了对灯具出光角度和光溢出量进行控制外,通过精确和操作方便的智能照明系统,实行智能调光或者感应开关也是必不可少的。


1.精准控制:无级平滑的调光


要控制展品的照度和年曝光量,除了在规划时做好照明设计外,利用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可以达到 0.1%-100%的无级调光而传统可控硅调光当室内亮度还比较高的时候灯具就会自动熄灭,无法满足博物馆的照明需求。任意亮度调节能够让设计师对照向展品的光照度控制的更加精准和细腻,完美地解决博物馆照明场景中展品灯光照度水平的问题。此外,通过智能照明系统自带的软件或者控制面板等形象化的界面设置,能够非常方便地对针对单个灯具的灯光亮度进行控制,让设计师实现现场调控现场测试。


图:这种典藏书籍,利用智能照明系统严格控制曝光量显得尤为重要。


2、感应调节:基于传感器的智能化控制


通过智能人体红外传感器,当观众走来时,慢慢开启展台灯光,使观众到达展台时可以欣赏到文物,当观众远离展台时,慢慢调暗展台的灯光,调亮过道走道的灯光,从而减少灯光对文物的损害。



利用智能照明系统,因应人流按需提供光线,最大限度减少灯光对文物的伤害



2
场景模式设定:让观展氛围更舒适有趣



1.一键变换预设模式:灯光管理更加人性化和智能


场景模式最早是舞台的玩意儿,后来被应用于商店陈列。此外,博物馆在提供丰富的主题展览同时,给观众创造对应主题的视觉光环境,也是为博物馆室内灯光设计加分的一大要点。


但传统控制的基础,实现起场景来就比较复杂,布线与定义逻辑都是苦力活。通过便捷无线的智能照明系统营造良好的光环境,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氛围,不同的主题,可以轻松有效地实现场景切换,能让这项工作瞬间变得容易。


譬如:利用恒照度传感器控制,通过光线传感器感知外部的光线,针对外部不同的自然光,进行自动控制,调整灯光的亮度和光色。


图:通过照明控制系统,配合顶上的自然光变化,模拟出晴天、阴天、多云、晚上等不同天气的效果,营造出日光的体验,给观众创造出与大自然光环境变化一致的视觉体验。


而更进一步地设计更丰富的照明情景,则可以通过手机、IPAD端、电脑端软件或控制面板,根据不同的时间和不同气氛,预置或者自行设计各种灯光场景。


这听起来会有点像音响中预设的Jazz、Blue、museum等一键换风格的概念,以及自定义个人喜好模式。


当博物馆中更换了主题展览或者展品时,需要相应改变照明效果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需操作预置好的按键,就能够调用不同氛围的场景,让场景的切换变得极为灵活,让灯光管理更加人性化和智能。


图:不同的场景实现不同的灯光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由展览策展人来定义不同的氛围,并轻松设置或者改变更换。


2.与其他设备配合:营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效果


作为开展社会教育的博物馆,如何为观众提供内容丰富的展览形式、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成为博物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利用灯光的实时变化配合其他手段(譬如音响效果、譬如投影情节等)营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效果,可以让我们的展览更生动,更富有趣味性。


图:溯源秦始皇陵博物馆,通过不同颜色及不同区域的明暗让游客更加了解秦代版图及行政区域划分。


工作人员在现场讲解的时候,在iPad上的光迹APP里点击设置好的秦国场景,秦国区域所对应的灯具便会点亮;点击设置好的楚国场景,楚国区域所对应的灯具便会点亮,以此类推,可以配合其他的设备一并演示。



3
无线连接:让设计施工更方便



目前,在博物馆中采用的智能照明系统大部分都是有线系统,这是因为传统无线协议具有传输延迟明显、可靠性差,难以保证调光一致性等问题。


But,经过不断的发展,随着无线协议稳定性的提升(硬件、软件、底层通信协议、中继器),现在无线智能照明设计方案已经成功应用在博物馆中。通过无线智能照明系统能够实现前期无需布线,后期还能现场实时调整设计,使得博物馆的设计施工更为方便。


在溯源秦始皇陵博物馆项目中,就使用到了这样的无线单路智能照明系统。在3000平米的博物馆中使用了300多个单路智能调光电源、50多个RF/0-10V控制器和部分RF/继电器。


该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实现了简易安装,前期无需额外布设信号线,只需更换原有墙面开关及配套的灯具就能实现开关及调光功能,减轻了博物馆的施工难度,节省布线的成本和前期沟通的成本。


此外,无线智能照明系统还能够因地制宜地实施现场再设计,方便地进行设计变更和现场补救,不用破坏博物馆的原有布局,减少现场施工的繁琐工程。


图:无需提前规划,重新布线,电源中包含了无线通信模块,可接受来自主控的信号,从而对灯具进行控制。


图:应用无线智能照明系统的溯源秦始皇陵博物馆实际效果图,直接使用在灯具中植入芯片或程序的方法,不需要拆天花重新布线。


结论:灯光是空间的雕琢师,而智能照明系统就是灯光的控制者,它为更复杂的灯光综合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设计师和业主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工具。同时,傻瓜式的施工流程,让系统的推广门槛大幅度降低,这对于照明在应用市场上的地位提升与品质提升无疑是一件很积极的事情。


除了文中提及的博物馆应用,显然商业照明中的应用,更是可以充分期盼的广阔市场。


注:文中部分应用场景来源于深圳市光迹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为云知光原创文章,云知光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未经许可的转载,授权请联系裙子(微信号:yyq10252)。




横跨5大板块

串联地产业主端+品牌经营端+

室内设计端+照明企业端+技术应用端

探寻未来商业之光的秘密



报名云知光首届

商业照明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