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兑换的角度理解光通量
文/苏佳槟
去年某公司的 LED 光效取得重大突破,达 303lm/W,很多业内人士在啧啧赞叹的同时,各种“砖家”也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大胆预测,400lm/W,500lm/W,1000lm/W……
额,亲,您真的理解光通量了吗?
光通量是照明行业最常用的物理量,单位是流明。徐老师在云知光学堂有从《光的数量》这个角度给予介绍,其实也可以从货币兑换的角度来理解。
三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牛顿做过棱镜色散实验,他将一束太阳光射过三棱镜,在棱镜的另一端屏幕上呈现出一条五彩缤纷的色带,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如下图1所示。
图1: 棱镜色散实验与光谱图
如果将图1中的色带理解成一把直尺并标上刻度,我们可以用长度(波长)来描述光的颜色,比如 380nm 是紫光,580nm 是黄光,700nm 是红光,这里的 nm 叫纳米(1纳米就是将1米分成10亿份)。如果我们把太阳光里各种颜色光的含量(绝对光谱强度)标注出来,就可以绘得的光谱图。
从图1中可以看到,太阳光中黄绿光的含量最多,紫光最少。我们知道光是一种能量,可以用功率来描述。
光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用到积分 ∫ ?其实积分就是求和 ∑ 的意思,通过这公式计算的是光谱图的面积,换句话说绝对光谱图的面积就是光功率(光功率的单位是瓦)。既然光是一种能量,可以用光功率来描述,直接用光功率来描述光的数量不就完了,为什么还要用到光通量呢?
举个例子,假如你面前有图2中的两张面值100元的纸币供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张?
图2:人民币与美元
毫无疑问,你肯定会选择下面这张100元的美金。虽然面值都是100元,但两张纸币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100元美金可以兑换645元人民币,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为了比较不同货币的价值,我们需要用到汇率。
光是一种能量,实验证明,在相同条件下,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的亮暗感知(价值)是不一样的,为了描述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的亮暗感知,我们需要引入光通量这个物理量,同货币的类比如下表1所示。
表1 货币与光类比
货币 | 光 |
面值 | 光功率 |
价值 | 光通量 |
汇率 | V(λ) |
表1中的 V(λ) 称为视见函数,是根据实验获得的,国际照明学会 CIE 有个表格供查询,就同你查汇率一样,当然它不会像汇率那样天天在变,V(λ) 曲线如图3中的黑色虚线所示。
图3. V(λ) 曲线
举个例子,如图3所示,为得到 683lm 的光通量,图中 ABCD 各单色光需要的光功率如表2所示。
表2. 光功率与光通量
序号 | 颜色 | 波长(nm) | 光功率(W) | V(λ) | 光通量(lm) | LER(lm/W) |
A | 蓝光 | 455 | 20.8 | 0.048000 | 683 | 32.8 |
B | 绿光 | 535 | 1.1 | 0.914850 | 683 | 624.8 |
C | 黄绿光 | 555 | 1 | 1.000000 | 683 | 683 |
D | 红光 | 625 | 3.1 | 0.321000 | 683 | 219.2 |
从表2中可以看到,为了得到 683lm 的光通量,555nm 的黄绿光只要 1W 光功率,455nm 的蓝光需要 20.8W 光功率。把不同的光看成不同的货币再做一下类比,如下表3所示。
表3 货币与光类比
序号 | 波长(nm) | 颜色 | 货币 |
A | 455 | 蓝光 | 日元 |
B | 535 | 绿光 | 港币 |
C | 555 | 黄绿光 | 人民币 |
D | 625 | 红光 | 新台币 |
把上面那句话类比一下:为了买到(得到)683毫升(lm)的水(光通量),需要人民币(黄绿光)1元(W),日元(蓝光)20.8元(W)。
从图3的 V(λ) 曲线我们可以看到,人眼对 555nm 的黄绿光最敏感,对红光和蓝光不敏感,在相同光功率下,人眼会觉得黄绿光很亮,但红光和蓝光就会觉得较暗。照明主要靠人眼感知,而我们人眼对不用颜色光的亮暗感知却不是“一视同仁”的,所以我们需要统一折算成光通量,就像国际贸易中各国一般都将本国货币折算成美元一样。
如果用光功率表示的话,会出现这种情况,都是1W(1元)的光(货币),亮暗感知(价值)却是不一样的,1元(1W)人民币(黄绿光)和1元(1W)日元(蓝光)的价值(亮暗感知)肯定不一样。
PS:本文讲的 V(λ) 都是明视觉视见函数。
LED 最大极限的光效是多少?咱们下期细谈!
苏佳槟
现任广州硅能照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广东省光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负责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半导体物理。目前承担两项广州市科技项目,已申请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若干篇。
学灯光,就上云知光
可直接在线观看视频课程
徐庆辉:《光通量和照度》
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