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亮PK暗”  

来,你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什么是光?

是不是回答波粒二象?

记得在一次飞利浦新锐照明设计师训练营上,施恒照老师走上讲台就问了一众青年照明设计师这个个问题:

什么是光?

答案众说纷纭,施老师最后给了一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答案,他随手把桌面一张A4纸揉皱了,展开说:这就是光:

遗憾的是,关于光影的认知,现在体现在大部分的城市中似乎是有所偏颇的,现如今的都市,越来越先进的照明与控制技术,让城市和建筑亮起来已经变得轻而易举,更多的情况下,谈及城市与建筑的照明,都是“如何做得亮一点、更亮一点”“炫一些,更炫一些”的问题,并因此对城市建筑照明有了一个形象的定义——“亮化”。

图:无可否认,我们的生活发展轨迹是从暗区走向亮区的过程,由于“亮”代表了繁华,因此,城市也越来越亮。

会继续无休止亮下去吗?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当下照亮城市和建筑的问题核心已经逐渐不在于“是否”,而是“如何”。

照明设计师是手里替业主和经营者们掌握着这个明暗尺度的“知道分子”,是一个城市夜景的“良心”与“守护着”,他们应该如何把握?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全球照明领导者,点亮了世界65%大型国际机场、 30%的办公室和医院,并为众多国内外地标性建筑提供照明解决方案的飞利浦,为精锐照明设计师们请来了人文探索积累深厚与技术运用经验丰富的两派“掌门”,与精锐设计们一并推敲论“道”。

图:飞利浦以卓越的技术在全球点亮众多地标与知名建筑。

许东亮X姚梦明:

理解建筑与光X读懂技术与人

许东亮老师以《水墨光影-体现光影对比在建筑与照明设计中的作用》为题,从知名城市建筑照明发展的节点梳理入手,以解构自己亲历的典型项目,和精锐设计师学员一同探索城市建筑中的光影尺度。

许东亮:照明设计背后的逻辑

阳光生成影子,为建筑生成体积

灯光消除黑暗,为建筑生成空间

许东亮以其正在主持的哈尔滨大剧院夜景照明为例,作为一个典型的仿生弧形构造的建筑体,如何理解和捕捉建筑的核心形态精髓,使建筑的夜景以体积感和力量感呈现。

图:许东亮,哈尔滨大剧院夜景灯光概念关系手稿。

图:哈尔滨大剧院外立面试灯实景照片,两抹凌厉的投光灯为海螺状的建筑主体劈出了两道高耸的弧面,也只有暗的存在,才反衬体现亮的弧面力度。可以想象,如果把外立面各个区域全部打亮,建筑的立体感和力量感随着阴影的消失将荡然无存。

图:与上述歌剧院安静的暗力量反差的是,万达广场上热闹的RGB光的肌理,是否可以更呼应商业的色彩?

飞利浦精锐设计师视点


李若星

迹.道建筑事务所

光影一直是建筑学里的一个论题,有光的地方才有空间的表达。

自然光往往是塑造空间诗意的重要元素,相比于自然光,人工光的劣势是它缺少了自然光的生命特性,人工光的优势是它更为灵活可控,并且与黑暗关系更为密切。它可以有选择的只照亮局部,让其它空间都退入沉默的黑暗,具有很强的表达力,甚至是戏剧性;它可以以特殊的角度凸显材质质感,给人直接的触感体验,如一束凝固的日光;它也可以在墙面或地面上画出光的曲线,形成一个新的形式元素。

从建筑师的角度看,人工光作为一种手法多样的工具,似乎能够成为具有自我生命力的超越建筑本质的一个层面,它往往让我们惧怕,不知要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人工光。

姚梦明:

互动才是建筑媒体立面的人本基础

九月刚在北京结束的ALDF(亚洲照明设计论坛)上,照明设计师关于建筑媒体立面的争议非常突出,而争议风暴的核心其实并不在形式上,而是内容上。

面对一拥而上在失控边缘的建筑媒体立面,飞利浦(中国)照明高级设计总监姚梦明老师的解读或许可以点破个中的“红线”。

姚梦明以《智能化下的建筑照明和人的互动》为题,以飞利浦全球的优秀案例为基础,从互动层次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传感反馈入手,解释了光在媒体建筑中的应用——与人有优秀互动的才叫媒体立面。

图:能够利用电台音乐同步播放色彩变化效果, 达到最佳的“视觉和听觉”与人共同交互的传播效果,左图为中国春节期间的”中国红”。

图:秘鲁BCP银行,艺术家甚至行人都可以通过互动装置创造大楼独一无二的外立面图案,更像一个交互艺术装置。

而在国内,布满像素点粗鲁地播放广告视频的大楼比比皆是。

飞利浦精锐设计

王君怡

上海城市之光

智能照明与人互动在室内现在运用非常广泛,户外的话现在大陆地区好像运用还不是非常多,大都以舞台灯光技术移植到户外,比如说灯光秀之类的。

智能互动的话,个人感觉许多还是人为操控来掩饰成智能互动。

关于2015精锐


飞利浦精锐照明设计师成长计划是业内首个为照明设计师度身打造的综合性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共享资源、共同成长、携手共赢为宗旨,为国内众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热爱照明事业的照明设计精英们提供了一个发挥创意的平台,从启动之初即致力于发展成为一项长期坚持、持续开展的事业,从而为中国照明设计的未来发展而创立。

2015年举办的第三季飞利浦精锐照明设计师成长计划以“精睿智联 共筑光辉”为主题,旨在描绘飞利浦所倡导和引领的智能互联照明的未来。作为全球照明行业的领导者,飞利浦致力于LED照明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创新,为照明设计师和终端用户提供数字化的智能照明系统和服务,与中国优秀的照明设计精英携手探寻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的智慧灯光,创见建筑和城市景观照明领域的互联未来。

触摸光影——飞利浦明应用中心(LAC

飞利浦照明应用中心(LAC)是飞利浦照明在全球继荷兰埃因霍温(室内照明应用)和法国里昂(室外照明应用)之后设立的第三个LAC,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个,称得上是二者的集合体。

场景仿真与精妙的控制设计,让设计师更近距离亲身体验场景与光的关系,感受照明与城市互联的直接关系,是LAC区别于其他体验中心的最大特征。

中心包括1个照明剧院;2个室外应用功能区:道路,景观;4个室内应用功能区:办公,商业,酒店,家居;2个产品展示功能区:光源与电器。整个照明展示系统都可通过Wi-Fi集成在一个平板电脑上控制和演示。

图:2015精锐计划的设计师们在飞利浦LAC中的仿真实景中体验光影的魅力。

本文涉及了城市建筑照明中亮暗多少的“度”问题,以及当下火热的媒体立面“粗制滥造”问题,不信你没有想说的,不妨留言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