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老虎说酒店灯光设计 之 前戏篇



不会酒店照明设计的设计师,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师,起码不是一个全面的灯光设计师。

——某知名杂志主编


这句话我喜欢,哈哈!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估计要得罪不少同业者。当然原话不是我说的,如有得罪请找那位主编寻仇。


酒店灯光设计在灯光设计领域始终处于高端的位置,相对其他项目而言,酒店设计需要构思得更加缜密。酒店给宾客不仅仅是公共的室内空间,同时它还是为宾客提供商务、休憩、休闲、放松、娱乐的场所,估计常年奔波在路上的你我,在心理接受它的距离仅次于“家”。


酒店设计是一门严谨而又充满创意的课题,其中蕴含着不少经典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与建筑、室内、软装设计师去探讨,更需要我们广大的照明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如何设计出既具备高端品位、养生修心又如“家”般亲切温馨的酒店灯光就需要我们从业者不断探求的。


图:提供最直接的文案向客户展示灯光概念。


每每业界谈论到高端酒店就会说起洲际、胜腾、万豪、希尔顿、四季、香格里拉等知名品牌及旗下酒店,相关从业者也都以能参与其设计作为职业生涯之荣耀。


那,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大家都想为之服务呢?


我们马上想到但又怯于启齿的一个原因,也是一个听起来俗得不能再俗的观点:为了它的品牌影响力给个人职业生涯和公司带来的市场效应。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广告,因为没有哪个业主会将项目交给一个没有知名品牌项目业绩的设计师或者公司去操刀自己的项目,愿意把自己的项目当作你的试验品。反而言之,能参与这种项目就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认可和背书。


图:业主需要的是可以仰视的大树而非幼苗去协助其搭建苍穹。


但是,没有哪个设计师会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到脑袋,那么就该自己去争取机会了。


但是俗话说得好: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何做好这个准备,等待“馅饼”的到来呢?


这是很多从业者的困惑。欲解此惑,我们先得认真去分析这些知名品牌酒店为何会成就一个个经典之作。


就我个人的理解:是标准(在不断的创新完善中总结经验)、是细节(决定成败,决定市场)。酒店的设计、实施、服务细节都是抓紧核心客户的关键。


图:关注设计中的每个细节,方能造就经典。


好像有点跑题了,言归正传!


芬兰设计师Pericles Liatsoso(伯利克里.利亚特索斯)说过:“任何酒店室内设计项目都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室内结构的设计、陈设(今日我们习惯统称之为软装设计)以及照明设计。”


首先是室内结构(我们暂且抛开管电风、给排水等设计)的设计:天花板、立面以及地面的设计,是三个中最为持久的,也是决定酒店室内风格定位的主导。因此,如何让它给人深刻印象也就更重要。


其次是陈设设计。室内陈设是装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室内硬装空间定位,恰如其分的把握家具、布草、装饰品、艺术品等配置,决定着一个酒店的档次和品味。


最后,室内空间照明。照明可以使一个空间变得更加温暖、迷人,或是清爽、鲜活,或是明丽、鲜艳。瞬间改变室内的气氛,刺激人们的感官,突出需要被突出的部分,强调有必要强调的地方。让硬装、软装的特色亮点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


所以,我认为灯光的成功在其间可以是神来之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反之亦会画蛇添足。


图:都是知名品牌,你喜欢哪个?


很多人会问:“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酒店室内照明设计师。”



没有捷径可寻!学习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这个问题很难用几句话概述清楚,但我想无外乎把握好以下几点:


1、文化


每个品牌都会结合地域,设计自己的文化基调。新品牌酒店另当别论,往往会被多种综合元素所包围,但是作为照明而言可以借鉴类似品牌酒店。


图:The St. Regis 罗马(浓烈的文艺复兴味道)。


图:The St. Regis 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叠加)。


图:The St. Regis 北京(有莫有感觉奢华中透漏着中规中矩?)。


2、定位


作为合格的酒店设计师,应该去阅读研究一下《GB/T14308-2010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毕竟星评对酒店星级(一至五星:五星当然要涵盖最牛叉的白金级了)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要问为什么?怎么区分?我也“不知道”。我们的上帝及设计师会拿方案给你去发现的。


  • 商务会议型 Business Hotel


图:Shangri-La Hote 北京(有莫有轻松之中带着丝丝严谨?)。


  • 休闲度假型 Resort Hotel


图:Banyant Tree 墨西哥(就餐都要这么舒坦,够休闲啦~)。


  • 精品养生型 Health Boutique Hotel


根据服务受众群体,个人感觉应该有这个类别,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禅主题酒店、会所,有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下下杭州法云安缦、无锡灵山精舍等。


图:Dao 海南(基本的配置,不要问我是干什么的?虽然我很熟悉)。

3、风格


研读室内设计、软装设计乃至建筑设计的方案精髓所在,需要表达的思想。


图:波西米亚风格和越南传统风格。


把握好了以上三点,就应该知道自己手上的项目,该如何确定照明设计的方向。话说至此开始实施,肯定有人要说到一些大家都公认的“照度”、“显色性”等专业参数。


今天,我就不罗嗦这些了,因为对一个职业照明设计师,这些都是基础常识,应该不是设计过程中的真正问题,而且都有国际、国内以及酒店管理公司的标准。接下来两天我们来细细剖析酒店床头照明的设计。


雷老虎说酒店灯光设计 之 阅尽床头灯色


瑞士著名室内设计师German del sol Guzman(赫尔曼德尔索尔.古兹曼)在他的专访中引用了一位智利诗人的话:“重要的不是每天晚上我们打开的灯,而是关掉灯后,灯光留给我们的记忆。”


使用看似不太重要的细节去感染顾客,不只是达到灯光与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灯光细节去影响人的情绪。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占酒店总面积60%(根据不同星级、定位比例有所上下浮动)的空间——客房的照明系统。


如何给宾客带来一种舒适、安逸、自由自在的感受?当我们打开房门,看到宽敞的房间、令人激动的氛围、入时的格调。第一眼你会关注什么?


答案肯定众口不一:布局、家具、艺术品、插座(哈哈,估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吧)……


图:家具、艺术品、床、插座。。。谁是你的第一眼?


悄悄的告诉你们,我会关注床上(此处禁止有任何邪恶的想法!)以及床头部分。


每到一个酒店都会好好地欣赏床头的结构、材质、艺术品,还会悄悄拍上几张照片,这可不是个人喜好,而是专业习惯:测试下下灯光。当然,这是玩笑话。但是,我觉得,客房空间里最难处理、最能考量设计和施工的,就是床头部分;其次是电视墙等的细节。为什么呢?因为床才是这个空间的真正主宰!空间给你带来的是视觉舒适,而床给你的是整个身心的放松。


图:床是酒店客房的真正主宰。


那么,让我们正式开始吧。(你要不要前戏这么长啊,我们已经开始好久了好不好)


客房照明系统,是整个酒店最微不足道的,因为它只是被分割的众多的小空间而已。所以没有太多人去关注这个空间,但是个人觉得恰恰是这个最小的空间才是酒店的真正意义所在:给宾客提供舒适休息环境。如同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这个是最终落棒的音符。


对于客房照明系统应该是有很多谈论的焦点,在此只谈论一个区域——客房床头。


说到这个就会想到床头照明的几大构成:


阅读灯(指天花内置下照射灯)

床头艺术台灯(也有采用吊装式艺术灯具)

背景板内置暗藏灯槽(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房采用类似的设计手法)


关于艺术台灯和暗藏灯槽这里也不细说,单谈阅读灯。说到阅读灯,估计绝大多数灯光设计师都会把注意力放到天花板上斟酌,心底生疑:下照式“阅读灯”在我们的设计中已经变成了一种惯例,有什么值得探讨的?


图:酒店客房床头常用的下照式阅读灯。


来吧,让我们回忆一下你住进客房,半躺在床上,开启头顶的下照射灯看书时是什么感觉?


首先你会不会感觉到眩光?其次,垂直(有些也会采用交叉式)投影是不是让你感觉眼前一片空白,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书籍纸张都是亮光面,反射到眼睛很快会加深视觉疲劳。


下射式“阅读灯”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到底这个灯具是为了阅读还是为了给空间增加层次感?


图:阅读灯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下照式“阅读灯”,曾经和众多室内设计师讨论过这个话题,总结下来原因不外乎四:1、空间缺少整体照度时候作为阅读灯;2、作为床头背景板重点照明;3、设计习惯;4、境外酒店基本都这样做。。。


似乎没有太多人去关注知名品牌酒店设计师在处理这个灯时候的细节。事实上,我们有“误读”了这个“习惯”的嫌疑。


翻开中国高端酒店历史:1983年诞生的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等酒店,我们都看不到下照式“阅读灯”的踪迹。

                                                             

                                                   

图: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和广州白天鹅宾馆。


当然这个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原因:那个时候大多数采用的还是传统白炽灯以及后来的荧光节能灯,相对来说光束角没有像现在控制得精确,差不多都是漫反射,整个空间的水平照度值也相对高很多。现在绝大多数的酒店客房采用的是射灯,可控光束角更加精准。设计风格也是在追求明暗对比的视觉享受。


那么,如果我们再仔细地看看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的客房“阅读灯”的处理,你肯定可以有个更加直观的感受。看看除了下射式“阅读灯”人家还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式。


图:Le Meridien Chiang Mai清迈艾美酒店(请注意哦,床头使用的是柜台灯以及背景板内嵌式暗藏灯带。这样的环境下看书的确有点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但是没有出现头顶的下照式射灯。)


图:Le Meridien Bangkok 曼谷艾美酒店(没有床头柜台灯,背景板设置有内嵌式暗藏灯带,一眼就可以看出下射式灯具的安装距离和投射角度。请注意:下射投影区域是床中间而非床头。)


图:Le Meridien Philadelphia费城艾美酒店(多么清爽的照明空间,似乎难逃PS的嫌疑。请注意床上所谓阅读的位置,并没有着重灯光处理。)


图:e Meridien Qingdao青岛艾美酒店(回到国内,完全找不到“阅读灯”投影痕迹么么哒。)


图:The Westin 安得拉邦,印度(除了悬吊式灯具,多么清晰的投影面!千万不要想这个地方如果是个阅读控怎么办,注意旁边的调节式迷你台灯。就是看书久了估计脖子会受不了。)


图:W New York 纽约W酒店(时尚酒店就是有个性,看似简洁的空间却充满了流动的韵律。当然,下射灯咱就是不用了。)


图:W Hong Kong香港W酒店(暗藏灯带、筒灯、伸臂式阅读灯都上了,是不是有点过分啊?当然,如果关闭或者调节了筒灯的照度,伸臂式阅读灯就有用武之地了。)


图:The St. Regis Atlanta亚特兰大圣瑞吉斯酒店(简单干脆直接,装饰台灯取代了一切。灯具高度是重点,符合美利坚人的高度。)


图:The St. Regis Osaka大阪圣瑞吉斯酒店(台灯到亚洲低了许多呢,多重暗藏灯带让空间充满遐想。简简单单,如果加上下射灯会是什么感觉?)


图:The Westin 仙台,日本(台灯、暗藏灯带、下射灯都齐活了。但下射灯似乎不是为了阅读,感觉是在宣扬酒店高档绸布面料的床上用品,展示酒店文化的视觉冲击。)


图:The Westin 仙台,日本(现在彻底明白日本人为啥可以拿暗藏灯带布置一个照明手法整出来一本书了!)


图:The Nam Hai Hoi An会安南海度假酒店.越南(很多东南亚风格的酒店基本都是这样的风格,内部空间较大,明暗对比较为强烈。所有射灯都有自己需要表现的载体。下照式射灯需要表现的就是床上用品,满足基本功能照明。估计我这样说有人要扔砖头了。)


图:Shangri-La Hotel, shengzhen深圳香格里拉酒店(喂,你为啥要把灯具给P掉呢?但是你P不掉照明的痕迹!貌似这个灯主要是为了展示背景板艺术墙面。)


图;Shangri-La Hotel, Chiang Mai泰国清迈香格里拉酒店(空间层次丰富,特色摆件在空间中尤为突出!我在想这个是不是设置下射灯的最佳表现?)


图:The Peninsula Tokyo东京半岛酒店(看看关大师的作品,床头完全摒弃了下射式“阅读灯”。当然这和半岛酒店一贯的风格有关系,既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眩光,层次感还很强。)


图:The Peninsula Shanghai上海半岛酒店(依旧是关大师作品,床头依旧没有下射“阅读灯”,增加了提供全面照明的装饰吊灯,让灯光层次更加丰富多元。)


图:InterContinental Hotel Qingdao 青岛海尔洲际酒店(请忽略下射式“阅读灯”。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表现地域文化。请注意枕头,像不像个海螺?这个灯完全是为了展示地域文化和酒店的衔接。不要问出自谁的手,这个我是不会告诉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阅读灯”的多种做法。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阅读灯”的安装位置和具体功能。


雷老虎说酒店灯光设计 之 放开那盏阅读灯!


阅读灯其实并不是阅读灯


这几篇酒店文章,我们拿出“阅读灯”这个老问题出来跟大家探讨。


你现在还认为我们看到的天花顶部下射式灯是为了阅读的功能吗?有莫有发现它的功能是为了点缀空间中某一个特地目的元素而存在?


那为什么我们要叫它“阅读灯”?其实也是出于一种设计的“习惯”。惯常的思维和习惯性称呼让我们把它们“误读”为阅读灯,其实它们也很冤枉的哦。


如果你真把“阅读灯”当阅读灯,完全按照阅读功能去考虑,那你就输了。要解决好这个所谓下照式“阅读灯”的问题,先需要拆掉你思维里的墙,然后,结合空间风格,理性地去分析灯具与目的物的关系。不要被固化设计思路所束缚,去尝试改变思维当中被“误读”的阅读灯。


但是,遗憾,又得说但是,一个人的思维会因为约定俗成的东西和习惯逐渐形成定势,所以要想一蹴而就的改变思维方式,是不可能滴,只能渐进式的改变。(编注:这跟社会状况和行业现状都很像诶,拆掉一堵墙不容易,搬动一桌一椅也不是那么容易。)


作为一名照明设计师,在设计中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细节,和设计师交流接触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和理解其设计目的,如果觉得自己是对的,那绝对要据理力争(编注:支持!不要怕没生意,找雷老师),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件作品的完美展现而努力。只有慢慢形成一个新的习惯,思维方式才会慢慢改变的。


两个栗子:


这几篇文章,欢迎大家积极的批判,只有在不断的被批判和从批判中总结经验教训,才会更好的提高进步。当然,最直接的受惠者是我们伟大的客户。


那么如何更好的利用好这个所谓的“阅读灯”呢?


这就需要与室内设计师更好地沟通协调,找到一个最佳的安装节点。准确地控制好空间的气氛,营造出亲密的空间氛围。


下面我们分享一个新鲜的栗子:



嗯,够新鲜!就是有点扎人,还有,这么小一个栗子,也没法分啊。。。


不好意思,拿错了栗子,是这个:



这个栗子里,最初室内设计方案,是在下沉式吊顶结构上安装两盏下射式“阅读灯”,用以表现床头背板艺术挂画。但是挂画的尺寸暂定尺寸为1800x480,可以想象后期出来的效果是什么样吧?


对于这个案子,照明目的很明确,但是安装位置与挂画的空间尺寸以及灯具的调光角度关系,根本不可能把艺术挂画有效的展示出来。


于是,同室内设计师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沟通,变成了现在这个示意。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出现两只下射灯具照射床面?请注意这个投射角度:正好是床上枕头的位置——要知道,现在客户花在客房的投资比例,除了卫生洁具,第二估计就是床上用品了。他能不想嘚瑟嘚瑟?


分享另一个栗子:



老虎,你到底算不算吃货啊?我这么配图是不是有点过混啊?


图:在这个案子里,照明目的物明确,就是背景绢布画!进入房间的时候,通过控制系统(后期如有机会再探讨)设置好的场景,自动切入迎宾模式(左图)。你第一眼就会看到这个酒店的文化气息,而当你操作任何一个开关的时候,就进入休息模式(右图)。头顶的太阳也会跟着渐渐消褪。当然,如果你有客人拜访的时候,再次切换到迎宾模式吧!毕竟空间亮度会整体提高,安全感瞬间增加。


一点干货: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鸟语不懂?翻译一下: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


下射式“阅读灯”的照明应用方式可能还会一直存在,作为阅读或者其他目的物的重点照明。怎么去用好它呢?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灯具与墙面的安装间距与投影面的对比关系。


下面是我们结合过往经验做的一些简单的示意(采用50W MR16射灯),请笑纳不谢:


图:灯具墙面安装间距300mm,向下直射(最常见的一种吊顶方式,不但不利于阅读,离背景板目的物的安装间距也过小,目的物只能接受掠射光照明)


图:灯具墙面安装间距500mm且向下直射或对角斜射,可以减少眩光与阴影面,更加利于阅读。


图:灯具墙面安装间距500mm投射向背景板,可以更加凸显背景板上艺术品的视觉冲击力。


图:灯具墙面安装间距500mm,用来展示昂贵的床上寝具,灯具角度可调节,效果多元。


终于可以截稿了。(前戏够长;阅尽床头春色,哦,灯色,视野够宽;再到深度篇:放开那盏床头灯,够实干!)


依旧是那句话!(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时刻准备着,无时不刻地给自己充电,当机遇到来时把握住,也许离成功就很近了。


这几篇连载,我们浅谈了下被“误读”的阅读灯,也许很多地方有不妥之处,请尽量拍砖过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相信在大家的批判中可以让我成熟得更快、变得更加强大!当然希望你们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可以避免一些误区少走一些弯路。


本文作者雷老虎酒店照明设计作品:海南博鳌KING BAY、杭州钱江新城、杭州西溪天堂等规划,泰山龙曦希尔顿、上海青浦凯悦、青岛海尔洲际、乐清温德姆、杭州悦榕庄、丽江悦榕庄(三期)等知名品牌酒店。


【版权信息】本文系照明微课堂原创文章,为热文回顾,手绘稿出自上海泰各照明设计窦国荣先生之手,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章仅作为业界交流之用。转载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雷老虎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


--------------------神器推广-------------------


微店里买书订杂志可以让朋友代付检验人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