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是全球第一款智能手持光谱仪照明护照lighting passport旗舰版,可输入“照明护照”或“zmhz”查阅相关介绍。


编辑手记:光的测量,尤其是光谱的测量,在LED时代变得特别重要。不管是厂家研发人员、还是技术和销售人员,或是设计师、业主,测量和了解灯具的光谱构成,已经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这一系列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光和颜色那些事儿。

3 测量仪器

3.2 光度计

3.2.3 光度计应用


在光的测量中,有很多量可以被测量。不足为奇,光度计的不当选用是造成测量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多数使用者而言,进行有效的光度测量的障碍是缺少光度测量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想在光度单位间进行转换会导致最基本的错误。


现在常见的有四种光度测量仪器,分别是亮度计,照度计,光通量计和光强计。


3.2.3.1 亮度计


亮度计用来测量光源发射出的可见光谱段能量。


因为亮度是具有方向性的,为了更方便的进行测量结果的沟通交流,在测量时,必须要明确仪器的测量角,测量区域和对于光源的测量几何结构。几乎所有的光源都不是朗伯发光源(亮度值在所有方向上都是一致的),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并不均匀,所以上述的这些测量因素都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亮度测量是要瞄着光源进行的,所以可以使用光学镜头系统来得到测量结果。视场角和光学镜头的测量角必须要有一定限制,以避免测量到微小角度偏差而出现的不必要光线。

图:使用光学镜头的亮度测量结构。


亮度测量对产品质量很重要,如交通信号灯,电视屏幕和汽车尾灯。同时,在室外环境尤其是道路照明时,往往需要对照明设计的最终效果进行亮度测量。


3.2.3.2 照度计


照度计是用来测量落在某物体表面的可见光能量的仪器。


照度测量特别容易受光轴以外光线的影响而产生误差。根据定义,测量面上某处的光线应和其入射角的余弦值成正比,但是,由于探头内传感器的原因,或是仪器本身的原因,许多照度计并不严格按照余弦法则去接收光线。


余弦感应特性通过在传感器和滤镜上覆盖余弦修正漫射罩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系统几何结构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余弦感应特性,导致在不同入射角下得到不一样的余弦误差。


因此,当比较照度测量结果,尤其是涉及到偏离光轴线测量时,一定要理解系统的余弦感应特性。

图:照度计的余弦感应特性曲线。


照度计被广泛应用在环境光线的测量中,以决定室内的光线是否适合阅读或工作。举个例子,一个舒适的用于阅读的桌面,其照度值应大约在300lx。


照度计有时也用来计算ANSI流明(特别是在投影仪测量中),方法是取九个探头的照度平均值,乘以投影仪投射屏幕的面积,就得到了ANSI流明值。


3.2.3.3 光通量计


光通量测量可以得到光源发射的所有可见光的能量。通过使用积分球,将光源发射的能量汇聚到传感器上,以便测量。

图:使用积分球的总光通量测量结构。


通常情况下,积分球要足够大,才能容纳待测光源,而且积分球越大,在测量不同光源时的误差也就越小。举个简单的例子,以一盏小的白炽灯作为标准,在直径为2.5米的积分球内校准一根1.5米长的灯管,所产生的误差是将灯管放置在直径2米的积分球内所产生误差的一半。对此种积分球的校准,通过可溯源至国家标准的标准光源来进行。一个高质量的积分球,要求球体尽量圆整,其内腔的涂层投入也很大,并且通常是需要根据光源的具体测量应用来定制。因此,作为普通用途的光通量计数量非常有限。


3.2.3.4 光强计


光强描述了光源在给定方向上一个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它是用来度量光源功率的物理量。正如定义中所描述的,光强测量包含了错综复杂的光学几何结构,如测量方向,测量的立体角数量。由于光源很少是呈空间均匀发射的,所以在测量光强时,必须要考虑到测量什么方向的光强和测量多少立体角光强的问题。


因此,要精确测量光源所发射的光强,需要一组可调整的夹具,用来决定测量中所包含的立体角,以及将光源朝向指定的方向用以测量。也就是说,这样的光强计,在测量时必须要配置测量的光学几何结构。

图:光强测量装置结构。


综上所述,没有两件一模一样的光强计。在两组不同光强计测得的结果之间的比较,也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除非他们的测量光学几何结构是相同的。


注释:立体角可以通过已知的传感器面积和测量距离来计算。传感器用来测量以流明为单位的光通量。


【版权信息】本文是关于光和颜色的测量的系列文章,内容来源于konicaminolta,照明微课堂编辑配图整理,请保持关注。转载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minolta

来源:云知光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