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纪元——白炽灯照亮了历史

 

白炽灯的光辉越来越深入人心,这首先威胁到煤气公司老板的利润。当时纽约的《先锋报》刊载了一段来自英国伦敦的电文:“由于爱迪生先生宣布了电灯分路的发明,本市煤气股票价格一落千丈。仅数日之内,就狂跌了12%。”


煤气公司的经理和股东是不会甘心自己的生意亏本的。他们一方面反对和阻挠白炽灯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又网罗人才来改进煤气灯,以便与电灯相抗衡。


白炽灯泡里的炭丝发出明亮的光,是因为电把炭丝加热到白炽化了。那么,如果用煤气的火焰来烧炼一种物质,也使它灼热到白炽化,不同样可以获得一种强烈的光源吗?


这个想法有道理。1885年,有一位德国化学家阿吴爱尔,果然发明了一种新式的煤气灯,这种新灯的特点是在原来煤气灯的灯头上加了一个纱罩。这一加可不简单,一下子就把煤气灯的亮度增强了好几倍!


纱罩的外貌一点也不特殊,是一种木棉或绢丝制的网,先放在由99份硝酸钍和1份硝酸铈组成的溶液里浸过。煤气从煤气管道输送到喷嘴上,点着后在纱罩里燃烧,产生的高温把硝酸钍和硝酸铈分解成氧化钍和氧化铈。在高温下,这类难熔的金属氧化物烧到白炽化,结果就发出了明亮程度胜过炽热炭丝的白光。


现在还有没有这种带纱罩的灯呢?有的。在没有电照明的地方,晚上搞大型活动的时候,有时还可以看到这种灯,不过它已经不是当年烧煤气的煤气灯,而是以煤油作燃料的汽油灯了。


有的少年朋友也许见过汽油灯。汽油灯的纱罩是从煤气灯那里移植过来的,现在一般都用石棉网。灯上有打气管子,打进空气,把煤油从一组小孔中压出来,喷成雾状小滴,化为蒸汽,跟空气均匀混合以后再燃烧。这样的燃烧当然是非常完全的,温度很高,足以把纱罩烧得炽热发光。


白炽的汽油灯是很亮的,两盏汽油灯能把一个大型舞台照得通明,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以外的观众都能把舞台上的场景看得一清二楚。


当带有纱罩的煤气灯处于优势的时候,研究白炽灯的人也没有睡大觉,他们想:针、铈等一类难熔金属的氧化物能耐高温,比炭丝结实得多,发出来的光又极其明亮,那我们为什么不用难熔金属的细丝来做灯丝呢?


事实上,早在炭丝白炽灯诞生以前,人们就试用过多种难熔金属来作灯丝了。爱迪生也曾用白金丝作过灯丝,点亮了8分钟到 2个小时。除了白金和铱之外,他还试过钡、钌、钛、钼、铑、锆等等,都不如白金丝好。由于当时抽气的真空度不高,金属的熔点又偏低,时间一久,灯丝便烧毁,所以没有取得成功。


再说,即使灯丝的寿命够长了,白金的价格太贵,成本太高,用户也买不起呀。


1898年,有人试用锇作灯丝,缺点是不太结实。1905年,有人制成了锆和钽丝灯,结果也不怎么令人满意。


20世纪进入第9个年头,美国人柯里奇第一个发明了用钨丝作灯丝的白炽灯,这是电照明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大事件。


在各种所谓难熔的金属里,钨得数老大,它的熔点高达3400℃左右,比任何一种金属元素的熔点都高。跟钨相比,一些常见的金属,比如铅、锌、铝、铜等有色金属和钢铁等一类黑色金属的耐高温本领就差得远了。


钨的比重跟黄金差不多,但是非常坚硬,要把它拉成细丝很不容易。经过多次改进,现在人们是用最硬的金刚石作拉丝模,使直径等于1毫米的钨丝,通过20多个逐渐小下来的细孔,才拉成直径只有几百分之一毫米的灯丝的。


说来你也许不信, 1000克重的钨锭,拉成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粗细的钨丝,长度竟可达三四百公里!


确实,如果单就抗热本领来说,非金属碳的熔点比钨还高,可达3600℃。但是,要知道,作为灯丝材料,光熔点高还不行,还得看看它在高温下的“表现”。


比方说,把炭丝烧得太热,它很容易变成蒸汽,蒸发量比钨厉害得多。蒸发的结果,不仅使灯丝变细,寿命缩短,而且蒸发出来的材料沉积到灯泡上,会使灯的发光效率降低。


所以说,虽然钨的熔点比碳要低,但是它的蒸发量小,实际允许的工作温度反而比碳高,而且容易加工成型。灯丝的工作温度越高,它的发光亮度越强。


自从钨丝引进白炽灯以后,白炽灯同煤油灯、煤气灯、汽油灯以及其他各种灯的竞争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钨丝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电照明工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位抗高温的能手,开辟了电照明技术的新纪元。


 

电灯,要开就开,要关就关,非常方便。点亮电灯不用火柴,不生火苗,不会冒烟,光亮洁白,安全舒适,给用户带来了无比的兴奋和欢乐。


电灯,作为新生的光源,光明的使者,开始展开它那强劲的翅膀,迅速飞向全世界。


 

钨灯家族——敌人和朋友


这是一只普通的白炽灯,主要由玻壳、灯丝、导线、感柱、灯头等组成。


玻壳做成圆球形,制作材料是耐热玻璃,它把灯丝和空气隔离,既能透光,又起保护作用。白炽灯工作的时候,玻壳的温度最高可达100℃左右。


灯丝是用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的钨丝,做成螺旋形。看起来灯丝很短,其实把这种极细的螺旋形的钨丝拉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竟有1米多长。


两条导线表面上很简单,实际上由内导线、杜美丝和外导线三部分组成。内导线用来导电和固定灯丝,用铜丝或镀镍铁丝制做;中间一段很短的红色金属丝叫杜美丝,要求它同玻璃密切结合而不漏气;外导线是铜丝,任务就是连接灯头用以通电。


一个喇叭形的玻璃零件就是感柱,它连着玻壳,起着固定金属部件的作用。其中的排气管用来把玻壳里的空气抽走,然后将下端烧焊密封,灯就不漏气了。


灯头是连接灯座和接通电源的金属件,用焊泥把它同玻壳粘结在一起。


这里特别需要讲讲灯丝,因为电灯正是要靠它来发光的。


同炭丝一样,白炽灯里的钨丝也害怕空气。如果玻壳里充满空气,那么通电以后,钨丝温度升高到2000℃以上,空气就会对它毫不留情地发动袭击,使它很快被烧断,同时生成一种黄白色的三氧化钨,附着在玻壳内壁和灯内部件上。


要是玻壳里残留的空气比较少,那么上面讲的过程就会进行得慢一些,钨跟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一薄层蓝色的三氧化二钨和氧化钨的混合物。


这些都是空气玩的把戏——空气里的氧气使高温的钨丝氧化了。


所以钨丝灯泡要抽成真空,把空气统统清除出去。


有时怕抽气机抽不干净,还要在灯泡的感柱上涂一点红磷。红磷受热会变成白磷,白磷很容易同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把氧气“吃掉”,这样,玻壳里残留的氧气也被消除了。


但是,这样做还没有解决全部问题。白炽灯用久了玻壳会变黑,再过一段时间会烧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确实,钨丝比起炭丝来,在真空里的蒸发速度要慢得多。但是,当白炽灯点亮温度升得很高的时候,钨的蒸发仍然十分严重。


长时间的高温使钨丝表面的钨原子像水蒸汽一样不断地蒸发扩散,然后一层又一层地沉积到玻壳的内表面上,使玻壳慢慢黑化,越来越不透明。


钨的蒸发也使钨丝越来越细,最后烧断。


灯丝工作温度越高,钨的蒸发越快,白炽灯的使用寿命就越短。


有没有办法使灯丝在真空条件下减少蒸发和延长使用寿命呢?


办法只有降低温度,降低灯丝温度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钨丝工作温度高达2700℃时,灯泡点亮不到1个小时就熄灭;钨丝工作温度下降到1700℃,使用寿命可以延长到1000个小时以上。


可是,这并不是个好办法。降低钨丝的工作温度,也就是降低它的白炽程度,会使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降低,远不如温度高时那么明亮。


于是,问题就这样明明白白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要想白炽灯更多地发光,就得提高灯丝的工作温度;要想减少钨丝的蒸发以延长灯的寿命,又得降低它的一体温”。这是矛盾的。


我们的要求是既有高的发光效率,又能减少钨丝蒸发。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注意到,当灯泡里充有空气的时候,虽然灯丝很快会被氧化,但是钨的蒸发却变慢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使钨氧化的只是占空气总量1/5的氧气;至于其余的大约占4/5的氮气,它不仅没有参与对钨的破坏作用,相反地还干了好事——阻碍钨分子的运动,降低钨的蒸发速度。


人们于是给钨丝找到了一位保卫它的好朋友——氮气。氮气就在空气里,而且占了空气的大多数,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过去我们为了保证白炽灯延年益寿,不得不把玻壳中的空气抽走,抽得越干净越好,而现在为了同样的目的,我们却要做相反的工作,即把气体——当然是不会跟钨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充到玻壳里去。


氮气是个懒惰的家伙,好自个儿东游西逛,跟谁也不爱打交道。它在很多地方派不上用场,可在白炽灯里却可一显身手。


如果灯泡里是真空的,那么当钨丝接通电源,温度升高后,钨的分子就会“蠢蠢欲动”,大量地脱离灯丝,“如入无人之境”,到处乱跑,直到碰在玻壳壁上被吸着时为止。


玻壳里一旦充进了氮气,白炽的灯丝周围就会形成一薄层稳定的气体保护层,就像一道活的“篱笆”。每一个氮气分子都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守卫在钨丝的附近,对那些企图脱离集体四处乱窜的钨分子毫不客气,狠狠地顶撞回去,叫它们重返工作岗位,继续为光明服务。这样一来,钨丝的蒸发速度就慢得多了。


结果是出现了充氮气的白炽灯泡。


1913年,兰米尔首次往玻壳里充进氮气,这是继灯丝由炭丝改钨丝后白炽灯的又一重要革新。直到目前为止,充气仍然是抑制钨丝蒸发的基本措施。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因为氧气或水蒸汽都会在钨丝工作时跟它起氧化反应,所以对充气的含氧量和含水量都有极严格的要求,不然的话,灯泡的寿命就会大大地缩短。


充气使钨丝的蒸发速度变慢,同样的使用期限可以使灯丝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所以充气灯泡的发光效率比真空灯泡要高。一般来说,充气灯泡的发光效率要比真空灯泡高出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