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的设想

 

不论是点着篝火还是松明,也不管是燃烧动植物油、煤油、煤气或者乙炔气,这类照明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火。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用火照明似乎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尽管许多发明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尽管灯的形式有了多么大的改进,但它总是甩不掉两个致命的弱点:污染空气和容易失火。


大家知道,人活着是不能停止呼吸的——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没有氧气,人就无法生存。

这使我们联想起灯。灯不也在“呼吸”吗?一切用火照明的工具都在“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没有氧气,就谈不上燃烧发光。


你也许很想知道灯的“呼吸量”究竟有多大。这么说吧:能发出25支烛光的煤油灯,一个晚上大约要消耗25公斤新鲜空气;而在相同的时间里,一个人却只要呼吸3公斤新鲜空气就够了。你看,一盏灯要顶8个人的氧气消耗量哩!如果许多人围着煤油灯聚会,屋子里通风不良,时间长了,人会感到气闷,再呆下去,甚至有可能头痛窒息。这就是由于屋子里的氧气消耗太快,而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多的缘故。


至于用火照明容易失火,那是非常清楚的。我们只要看看在地震危险区消防大队发出的通告就行了,那上面写着:“在防震棚中严禁用明火(各种油灯、电石灯、蜡烛等等)照明”。为什么?就是为了防火!地震一来,震倒油灯或烛台,很容易酿成火灾。


据说有这么一件事:有一次,牛顿的一头爱犬,无意中扑翻了桌子上的蜡烛,竟把这位英国大科学家20年中积累起来的文稿统统烧掉了!


既然用火照明有这样两个难以避免的缺点,那我们能不能干脆把火甩开呢?要知道,火就是物体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热,火和光从来都是结伴而行的,不用火也能取光吗?


这可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个设想早在100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来了。

 


光明的使者

 

电灯——光明的使者,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在它来到人间以前,人类为追求光明,已经作出了很多努力。



最早,人类不知道用火,当然也没有灯。后来人们学会钻木和燧石取火,将松枝草把点燃照明,便是火炬。当人们学会使用动植物油后,把油盛放在容器内点燃,就成为油灯,这大约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灯”了。到19世纪,人们开采石油后,出现了煤油灯,上面有一个玻璃灯罩,可发出白亮的光,这种煤油灯,直到本世纪的60年代,我国不少地方仍在使用。19世纪中叶,还出现过煤气灯……


电的发明使人类对光明的追求,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之前,光明总是同“火”联系在一起的。


1808年,英国科学家戴维在用碳棒做电流的热效应实验时,无意中把两根碳棒碰了一下,谁知就在碳棒尖端相互离开的一瞬间,一道极强的白光闪亮起来,犹如夜空中的闪电。这使戴维兴奋起来,他反复试验下去,制成了电弧灯,也被人称为“电烛”。



电烛诞生后不久就风靡欧美。1883年,我国上海也曾用它来做外滩的照明灯。可人们随之就发现了电烛的缺点:光线太强、耗电太多、寿命太短。所以,大约到19世纪末,电烛就退出了照明舞台。


也许这样说有欠公正,因为在事隔半个世纪之后,电弧灯还曾有过一次辉煌的亮相。


那是在1945年4月16日的凌晨,柏林外围的奥德河沿岸异乎寻常的寂静,在这种可怕的寂静后面正酝酿着一场大战:德军在这一带集结了100万兵力,有10400门大炮、1500辆坦克、3300架飞机,苏军部署的兵力更多。大家都意识到这是决定最后命运的一仗了。


凌晨5点整,夜空中升起了信号弹,随即寂静被巨力的爆炸声响所取代,苏军的大炮、火箭炮突然吼叫起来,轰炸机把成串的炸弹扔到德军阵地上。5点30分,苏军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德军纷纷从掩蔽洞里跑出来,进入战壕准备抵抗。突然,从苏军背后发出了一片眩目的白光,刺得德军睛睛也睁不开,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就这样,苏军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这白光便是140架电弧探照灯耗电1000多亿度后产生的,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预计的惊吓和压制敌人的作用。



继电弧灯之后,登上舞台的就是电灯了。先是戴维发现,很细的白金丝通上电流,会发出极微弱的光来。过去,白金丝在空气中很快就烧掉了。但这一点点微弱的光亮,却使爱迪生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让电流通过某种导体,使它温度达到白炽,不就能够照明了吗。


白炽电灯的设想吸引住了爱迪生,他在考查了大量的资料以后,找到了进行研究的正确方向:要想制造出白炽电灯,关键在于找到一种电阻不大,而又耐高温的导体材料做灯丝。于是,他用纸条烧成的炭丝做实验。亮了,但很快又熄灭了——这是炭丝和空气中的氧气起了化学反应的缘故。爱迪生决定从改进灯丝和把玻璃泡抽成真空这两个方面入手。



爱迪生把炭化纸条小心地放进灯泡里去,再用抽气机小心谨慎地抽出灯泡里的空气,然后把抽气口密封好,接通电流。“亮啦!”伙伴们喊了起来,可这盏希望之灯只亮了8分钟,最后灯丝还是断裂熄灭了。看来,毛病主要还是在灯丝上。究竟用什么来做灯丝呢?爱迪生绞尽脑汁,前前后后竟试验了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的耐热导电材料,结果全失败了!


一天,他坐在椅子上考虑下一步该用什么材料来试验,随手拿起桌上一卷棉纱玩弄着。突然,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是否用棉线烧出的炭丝当灯丝试试看。爱迪生把棉线用特制的镍制模具夹住,放到高温炉里,加工成了一根炭丝。谁知这炭丝太脆弱了,刚一拿就断了。“断了再烧!”一直干到第3天,才将第4根炭丝顺利地装进灯泡里去,并用精密的抽气机抽出了里面的空气。


1879年10月21日,这盏灯通电了。“亮啦,亮啦!”爱迪生和他的伙伴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我们坐在那里留神看着那盏灯继续点燃着,它点燃的时间越长,我们越觉得神驰魂迷。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走出去睡觉——共有40小时的工夫,我们中间的每个人都没有睡觉。我们坐着,洋洋自得地注视着那盏灯。它持续点了约45小时的工夫。”



世界上第一盏白炽电灯就这样诞生了,但爱迪生并不满足于这成就,他开始寻找更耐用的灯丝材料。他先后试用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就连他的朋友的红胡须也成了他的试验材料。后来在1880年春天,他成功地用竹丝烧成的炭丝作为灯丝,使白炽电灯亮的时间延长到1200小时,这是第一只可以实用的白炽电灯。


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从此,光明的使者来到了人间,人们在一片光明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竹丝灯在社会上用了好多年。以后,爱迪生又用化学纤维来代替竹丝,灯泡质量又有了提高。到1906年,才改用钨丝来做灯丝,我们现在用的就是这种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