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到“大吊灯out了”、“现在流行无主灯,谁用谁高级”。无主灯真的就是高级么?这可能是个伪命题。


1

当下火热的“无主灯”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大多时候看到所谓“无主灯”的空间场景里,更多只是没有传统主灯罢了。这大致归为几类情况:

01.仅主灯位换成筒射灯

有时主灯位采用形态较小的筒射灯作为基础性照明,空间整体视觉会显得简洁开阔。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局部受光覆盖面积占整体空间的比例过少时,往往整体视觉会偏暗,空间明暗的比例关系会失调,原本追求的层次感也将消失。这类情况白天确实干净大气,可敢不敢放一下晚上的照片呢?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有解决办法的,可以利用结构的关系,补充适当比例的间接光作为空间的底色和环境光的补充。

◮缦合·北京样板间 来源:百度图片


◮朱家角 安麓 来源:百度图片


02.只关注空间的形,忽略了光的使用需求和光呈现后的空间

在形式上,有的设计师喜欢采用线形或磁轨的器具形式,去替代一个主灯的传统方式。在视觉上,器具形态和整体空间有了呼应关系,却忽略了营造出的光是否满足使用者的实际行为需求,和呈现后的光影视觉形态是否体现了空间原本的特征。

这类情况很常见,室内设计师往往会优先考虑白天的整体观感,有些区域为了制造统一感觉,存在无需照射的状况,也安上了灯。有时只考虑了实际行为需求,亮灯后却破坏了原本空间想表达的属性,例如:

◮来源:百度图片


因此设计师在做设计时,更需要综合考虑:

沙发区是供展示的,还是供住户使用的呢?

沙发和墙面更希望谁是视觉焦点?

阅读时,顶部的光和侧后方的光,哪种能更好的满足实际行为需求呢?

床两侧过道是否真的需要被照射?

床头墙作为视觉焦点以整体形态呈现还是局部形态呈现更好?

当理清需求和空间属性之后,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并做到平衡。


03.“器具的形态”未必呼应“空间的形态”

在简洁的吊顶空间里,走相对复杂的明装或者导轨,形式上和整体视觉可能不太协调,空间阅读起来会稍显啰嗦。有时还不如老老实实装几个隐蔽的射灯,这样更突显空间的干净、利落。在器具形式的选择上,需考虑空间元素的匹配度,让整体视觉更协调。

◮来源:百度图片


有时虽没有主灯,但天花反而变复杂了,甚至器具形式的走向不合理,导致整体空间有种不太协调的感觉。

◮来源:百度图片


相比以上那些不是太理想的“无主灯”效果,有时主灯的形式还比较利落,至少空间是协调的,用光虽单一,但也无功无过。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 体验更多可进入→ 传送门

而一些所谓的无主灯设计,多少有点拿着火热概念的“形” 去套万物的“魂”。如果没有真正了解到 “无主灯”的魂,而盲目追逐,就会像“皇帝的新衣”一样,有些许尴尬。


2

“家居无主灯”为什么火?


举了些例子,应该有些启发了,让我们先回到本质。“家居无主灯”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如今家装中的热词?这里从几个基本点谈起,可能好理解。


01.滞后性

它只是个必然趋势,其实过往家居主灯的时代,“无主灯”这一形式在商业、餐饮、度假酒店等各类休闲空间早已不是新鲜了。消费升级后,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的追求也慢慢从这些商业休闲空间,转移到了住宅,成为了新的消费需求。

◮虹夕诺雅 来源:百度图片


◮时代广场Edition酒店 来源:百度图片


◮银山温泉浴场Ginzan浴室 来源:百度图片


◮青籁养身 来源:百度图片


02.人们对生活中光的需求,更多元化(复杂)

我们知道建筑本质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而存在的,空间的行为方式也不再单一。人们对光通过介质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感受的需求变得多元化了。

因此在空间光的设计运用上,慢慢不再一味追求用光效率,只满足可视需求的实用功能主义。而更多关注能赋予使用者生活态度和情绪价值的空间氛围、视觉舒适。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 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显然一个主灯的单一形式无法满足空间视觉中的复杂需求,人们也逐渐不再执着于主灯的外在造型层面,而是把视觉焦点从中心位置发散到空间的各个区域,因此弱化主灯元素成为了发展趋势

当人们的了解自身需求后,于是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空间形式,功能布局,行为习惯,视觉层次,戏剧焦点,情绪氛围等等。这些多维度层面的需求,自然需要分散出局部不同形式的光来解决,同时也势必会让器具的形式变得复杂起来。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 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3
“家居无主灯”如何真正成为趋势主流?


01.对空间表现形式,越简约越好

需求可以多元,但表现形式仍然需要简约。人们最终关注的核心仍然是感受,所以空间需要探索生活本真,关乎人性。设计如此,人生亦是。

我们希望空间本身的整体观感是相对简约和协调的。人与空间,人是主体;空间与器具,空间是主体。因此器具本身的表达形式自然会向简化,不喧宾夺主的趋势发展。

那如何不留痕迹地将器具融于空间或者成为一种元素呼应整体,形成同一种建筑语言?是需要对空间整体美感的再次考量。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 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02.也并不只是一味追求极简,更要注重“整体”

它不仅仅是形式上极简,更重要的是一个整体。选用极简的表达方式是为了更好的塑造空间,即不以灯具形式打破整体。所以真正的 “无主灯” 是以空间作为主体的。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 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在空间整体视觉上,“无主灯”应该合理的称为“全景光设计”,它是注重场与气的整体观的结合,打破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在这个“场” 里,人与环境和建筑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场。

灯具也不再只是为了发光,它也是空间的一部分。边界的消失并不是界限的消失,但却是相互融合在了一起。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 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  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无主灯”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又是一个从复杂到简约的演化过程,最终由“单一个体”进化为“整体”的一个呈现。


03.无主灯设计,本质上是场景化灯光设计,更应该称之为“全景光设计”

全景光设计,是指从空间和人的行为出发,综合应用作业光、环境光、焦点光、焦点光、华彩光和节律光,满足空间活动场景需求,并追求器具与建筑和家具的融合和呼应的灯光设计。

全景光设计包括灯光设计五部曲,就像一部交响乐,由五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负责特定视觉作业,叫做作业光。第二乐章负责营造整体环境,叫做环境光。第三乐章负责打造视觉焦点,叫做焦点光。第四乐章照料人的身心健康,叫做节律光。第五乐章体现设计创意灵感,叫做华彩光。


(灯光设计五部曲的详细内容,可点击下方图片进行查看)

◮HILIGHT好光灯光设计五部曲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内容


全文总结一下:

· 为了满足更高的灯光场景需求,无主灯在非家居领域早已应用很多年。

· 人们对生活中光的需求,更多元化(复杂)了。

· 可人们对空间表现形式,仍希望越简约越好。

· 也并不只是一味追求极简,更要注重“整体”。

· 无主灯设计本质上是场景化灯光设计,是“全景光设计”。


因此一个巧妙的“无主灯” 设计需要:

· 从人的生活场景出发作为根本,以保障健康和便利的使用为前提,满足多元化的视觉实际使用需求和氛围情感需求。

· 弱化“器具的形态” ,或呼应“空间的形态”。

· 呈现后的光影视觉形态仍体现了空间原本的特征。


最后分享几组“无主灯”运用相对成功的例子,感受下:

(例一)

◮器具走线形式不仅和空间走向呼应,在光的呈现上既起到引导,又形成视觉焦点,还满足环境光的作用。这样的设计需要巧思把不同视觉功能的表达方式和空间融于一体,又需要逻辑上思考功能光的比例关系。 来源:百度图片

(例二)

◮亦或是通过造型元素呼应空间整体风格,又能满足局部照明的需求。 来源:百度图片

(例三)

◮巧妙利用空间和家居的结构,采用间接光的形式,营造空间必要的功能光和视觉的氛围光。来源:百度图片

(例四)

◮突显空间视觉焦点,结合结构,又起到烘托氛围和丰富视觉层次感的作用。 来源:百度图片

(例五)

器具形式上结合空间形态,采用线条感的磁轨,在纵向方向上产生视觉延伸感,让空间的体量感增加。随着空间使用功能的调整,磁轨类产品也可实现移位和增减,设计功底也体现在基础性建设的延展性。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例六)

◮电视墙和沙发墙的阴阳面在结构上是对应的,理解了空间语言之后,用光上就需要克制,将整体环境亮度压低,采用间接光凸显背景墙的结构造型。用明暗的界限去呼应结构造型上的阴阳对立。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来源HILIGHT好光指南 体验更多可进入→传送门


4

最后的话


所谓流行应该就是需求和解决办法共同进化后的自然现象。人们或许会盲目追逐流行,审美或许会迟到,但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是舒适,什么是美。从住户体验而言,人们慢慢停止了一味地模仿,而更乐意去寻找自己身份与住宅彼此连接的东西。

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未必喜欢,如果试着像酒店那样,把设计想象成服务于多数人。体验真实居住的感受,在一遍遍的体验与互动中不断修改与调整,为生活设计光,最终沉淀后的呈现一定是有情感连接的。

— END

-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HILIGHT好光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出处。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云知光照明微课堂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处理。

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