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面对同一幅照片,西方人更注意画面中最显眼的物体,而东方人花更多的时间观察背景和整幅画面。
这样不同的习性也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设计文化。西方的设计喜欢重点式的照明,以对比的方式将主題强调出来。而东方的设计则喜欢平衡式的照明,让空间的明亮度均匀且舒适。当这样的设计文化应用在博物馆的照明设计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差异呢?
温馨提示:关于东西方画作的照明方式差异,在《徐工365问》线上课程中有解读,可以去看看哦。
群智科技藉由『照明护照』,实地走访东西方两所著名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与荷兰国立博物馆,並实测馆內艺术品与历史文物的照明。
我们以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例,看看博物馆里部分历史文物的照明测试数据,详细分析其照明设计特点。
鸟纹扁壶
文物简介:战国时期,约在公元前5世纪至3世纪,带有鸟纹和铜镶嵌的烧瓶
记录时间:2017-12-14 16:01:28(时区 GMT+8)
使用「照明护照」和「光谱精灵」搭配测出来的数据:
分析:表面照度:1772lx,CCT=2583K,Ra=100,Re=100。从光谱可以看出是卤钨灯光源,而且应该没有加红外、紫外滤片。青铜器属于“不敏感型”文物,允许较高的照度,也允许有红外、紫外成分。
五彩镂空香炉
文物简介:清代康熙年间(1622-1722年),吴氏多色搪瓷开放工作香炉
记录时间:2017-12-14 17:41:29(时区 GMT+8)
使用「照明护照」和「光谱精灵」搭配测出来的数据:
分析:柜顶均匀照明的方式,对器物立体感的表现一般,但可以均匀表现整个器物的形态和细节。这种内藏光照明方式,很难从外表看出里面使用的是什么光源,有光谱仪的协助,就能从光谱看出:应该是4000K荧光灯管。
从测量结果看,这个光源有两个问题:
①Duv=0.0084,光色偏绿(国标规定Duv应小于0.005);
②特殊显指R9比较低,对局部的橙红釉色表现较差。
彩陶马
文物简介:彩陶马,唐代,公元618-907年
记录时间:2017-12-14 17:18:37(时区 GMT+8)
使用「照明护照」和「光谱精灵」搭配测出来的数据:
分析:这同样是柜顶内藏的荧光灯管,过低的R9、偏绿的光色,无法表现唐彩陶的“土红色”本质,这个很明显应该改造了哦。
温馨提示:同样是荧光灯管,为何这个是3646K,而前面那个会比他高一些,3848K?请注意看展柜的“环境”:
测量时,探头无法伸进展柜,只能隔着玻璃对着里面测量,这时,柜内的反射光也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些影响,左图展柜里偏黄,右图展柜里偏红,所以右图测出来的环境色温会比左图的低一些。
黑釉瓷
文物简介:黑釉碗,涂上了“鹧鸪”的斑点,唱到秦朝
记录时间:2017-12-14 17:20:35(时区 GMT+8)
使用「照明护照」和「光谱精灵」搭配测出来的数据:
分析:从光谱看,这个是LED光源了。不过数据依旧不是很好:Ra=75,R9=9,Duv=0.077。即使做为普通民用品,也只能说勉强及格而已,作为博物馆光源,有点不够哦。
(部分照度测试直接测试被照物表面,隔着玻璃测试的照度,有一定的偏差)
这么专业又详细的分析数据会不会帮助到你呢?这款高颜值的照明神器你值得拥有!
马上购买照明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