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心情改

古建筑照明中的“动情”与“造景”

文/周红亮


各位看官:


见字好!


上回在《周红亮:古建筑照明中的“动情”与“造景”》,我们讲了把握古建筑(仿古建筑)的夜景,让观者“动”之以“情”,从而确定造景的基调,今天就请继续跟着在下了解如何用光调动人的情感……


走 你 !


三、禅院钟声深宵独听


上述“动情”、“造景”两点,以我主持的其中一个古建筑项目——南通西寺举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古建筑修复后需要以此为基础,打造为景观用途的项目。


南通西寺建于宋乾道元年,原名兴华禅寺。从修缮前的项目照片可以看到,无论是格局还是外形,西寺古建本身保留了相当部分显著的建筑外观符号。



图:西寺修缮前的外观照片,基本上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历经 800 多年,于 2012 年至 2014 年重新修缮。为配合旅游开发及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决定对西寺做夜间亮化设计,以提升城市整体夜景形象。


1 | 动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光与火光的印象,是唤起观者核心意识的关键。


作为一座古刹,无论在游客还是当地人心目中,都不难找出非常典型的,与光与外形有关的印象,其中《枫桥夜泊》这首诗更是最为典型的包含了光影对寺庙建筑的意象,月落的“月”,渔火的“火”,都非常具体地给予了一个强烈的印象渲染。


因此,我对“动情”的描绘是:明月高挂、烛光点点,同时,建筑的主要特征刻画恰到好处。



2 | 造景:视觉舍近求远,色温高低错落


西寺的外围视觉有三个主要方向(如下图中红线所示),其中有个主要视觉点为为南通濠河景区,业主希望游客在濠河游船上就可以看到夜景的西寺。这样,就需要西寺在夜景照明上突出艺术感,并适合远距离观望。同时,西寺夜间不对外开放(舍近求远),基于这亮点,建筑外部及景观照明部分就成为这次灯光设计重点考虑的方面。


西寺的外围视觉有三个主要方向(红线所示)。




手稿:不同的投射角度与用光的色温区分。




在实现“月光”及“火光”方面,主要靠色温来表现。




经过试验发现 12,000K 的高色温更能满足这一诉求,表现出超于现实而又忠于现实的月光感觉。更由于局部 2,700K 光色的“火光”衬托对比,营造出具有艺术感的古典怀旧气氛。

在照明设计介入的时候,建筑的主题已经完工,因介入过晚,施工条件受限,为了实现建筑表面无可视灯具,而采用远距离投光的方式,把建筑照亮。




虽然实际的月光高高在上,但在本次的项目操作中,采取逆向的思维方式,以特殊的光源安装位置,从底部给光,使得挑檐、斗拱处等建筑构件形成厚重丰富的阴影,把建筑表面的一些细部构造藏在阴影所形成的黑暗中,虚实结合,让厚重的历史感及空间感得以呈现。最终我们实现的效果,还是非常准确达到预期的。



小结:用光调动情感,无非就是要引起共鸣


其实古人观夜景的机会甚少,除非月光很好的晚上,所以说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心情改。当下我们所设计的很多夜景照明,都是因应了现代生活方式进步的一种体验“再设计”。


西寺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古建筑(仿古建筑)夜景照明项目,利用月光和火光这种古典诗词里常出现的光意象,通过建筑的关键形式表达,调动大家心里对这种意境的印象,比较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而无论是商业用途也好公益用途也罢,游人希望看到的所有东西,必定就是内心的共鸣感。


就这点来看,商业照明的原理是一通百通的。


本文来自云知光会员读本《eLicht 云知光》贰,更多精彩内容……什么?你还没订阅,那我不说了。你去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申请订阅吧~


周红亮
照明设计师
北京周红亮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云知光照明微课堂专栏作者

云知光“光路计划”特约讲师
设计理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此号是我开,此文是我载 ,若觉很精彩,拿出评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