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云知光受邀参加2015年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LED在博物馆、美术馆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研究”。



该项目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申报,联合了文化部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办和晶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共同立项,最终由文化部科技司审核通过。课题组成员主要来自文博界和照明界两个方面的专家,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协作。


在云知光看来,这无疑是一束承载着社会责任的光。

美术博物馆的照明,在光之外的社会责任

我们先来看两个跟艺术博物馆光线直接相关的例子:


光的质量

光对文物展品的损害平衡


今年5月,世界时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的中国主题时尚艺术展,照理说用中国文化为时尚作注脚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场启用了知名导演王家卫作为艺术总监的盛宴似乎也如期收到的时尚业界的赞誉。


然而,出乎主办方预料的转折让这件事情遭遇了急转直下的巨大的关注,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来自对美术博物馆的光对展品的破坏质疑,在开幕现场亚瑟·赛克勒展厅,元代巨幅壁画《药师佛绘图》、龙门石窟浮雕《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等佛教文物成为华服的背景;而同时展览的各个现场,展示衣服的射灯、闪光灯、让文物遭到不可逆破坏的可能。


图:“镜花水月”展览开幕时,展览艺术总监王家卫在壁画前发言,展示服装的射灯和闪光灯被专家学者指对身后这幅古文物或造成不可逆的巨大影响。


图:展馆中为了活动增加了时装的静态展示,以及相应的射灯,最大的争议来自展馆中的珍贵展品。


而后来主办方不得不回应巨大的质疑,策展人介绍,进行“镜花水月”展览时,中国展厅内的画作已被做了特殊涂层处理或者移除。


据展馆专家解释,光对藏品的危害主要是“光漂白效应”,顾名思义,就是指染料在光照作用下发生褪色。在光的粒子里,能量并不是平等的。光传递能量时并非连续的,而是分成一个个的小能量包,每个包对应一个“光子”。越蓝的光,每个光子的能量就越大,通常而言造成的光化学破坏也越大;而就算总能量相同,越红的光,造成的光化学破坏也较小。


而除了对画作进行多层的涂层处理外,严格管控科学用光,是最重要的方法。


无论后来的解释多科学有力量,显然大都会博物馆这次的行为,至少忽略了光与博物馆展品之间的重要关系,可算个教训。


光的数量

光对展品的信息准确表现与保护平衡


作为国内博物馆照明方面有深入研究的胡国剑老师(照明微课堂专栏作者),在照明微课堂上曾经有分享过他与国家文物局合作的研究。


保护并不是展览的目的,展览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参观者从展览的展品中获取信息,在人的信息获取途径80-90%是通过眼睛的基础上,基于光线对展品表现的视知觉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中有个经典小问题,为什么博物馆中,展出时对很多展品(画作、雕塑等)都会有个不低于照度限值50lx?


因为50lx是我们人类的眼睛能看清楚色彩的一个最低值,再低的话,我们获得展品的一些颜色所传递的信息就会丢失。


图:照度的差异化造成通过视觉信息的获取差异。


再者,不同的光,会为我们带来展品不同信息的差异性。


图:上图是一个人像的雕塑,采用不同的光照的效果,光看左图的话,大家能判断是什么材质的吗?很多人会说是陶土,因为很多长成这样的都是陶土做的,但其实很难判断。右图是采用了正常显色性的白光投射之后的效果,我们可以感觉它有点象木头了。

以上两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窥豹一斑,美术博物馆中的照明是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带着天然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则来自国家主管经营部门,照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以及负责提供光的厂商。

该课题从2015年持续到2016年底,前期主要是通过媒体向博物馆、美术馆、设计师和生产厂家发放问卷,进行数据采集,力求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目前LED 在博物馆、美术馆的应用现状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在2016年结合调研成果进行实验技术比对和改进工作。


目前,项目已经吸纳了国内外众多厂家和科研部门,像IGUZZINI、华格、松下、莱鼎、晶谷、银河、清华同衡等国内知名厂商、设计院所做研究后盾,以及《中国文物报》、《照明人》、首都博物馆、云知光、全国高级照明设计师同学会、灯芯草学社等相关单位、社团、媒体做宣传与支持。


云知光希望能与项目组其他成员一起,为改善博物馆、美术馆的光环境尽一份力,也希望更多专业人士和厂家与我们一同参与。

经组织方授权,愿意赞助参与此项目的企业可与我们联系:赵军 13826278447


【版权信息】本文讯息部分引用字艾晶、李晨撰写的《“跨界、合作、共赢”的博物馆、美术馆未来照明发展之路探索》一文,由照明微课堂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登陆嗖嗖选灯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