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的课程中频繁出现一个参数:W/m²,甚至用这个参数来计算照明造价。引得吐槽无数,这个参数是干嘛用的?应该如何使用才不会造成大误会呢?


首先,看看GB50034里对这个参数的定义:


照明功率密度 lighting powerdensity (LPD)

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m²)。


顾名思义,很容易理解:就是用灯具的总功率除以房间的总面积,分摊到每个平方米,使用了多少功率的电来做照明。


LPD是评估照明节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来看看是如何评估的?继续引用GB50034:


几句话,看上去不多,其实信息量真的很大……咱们一条条来看:


1、条文是粗体字!说明这是强制条文!如果不达要求的话,设计单位要吊销资质,建设单位不能通过验收。


2、对应照度值!并不是你每平方米用电少于11W就算达标了,要同时把照度做到300lx才叫达标!正因为这一点,上次小编的“功率密度逆推法”被残酷吐槽……


3、现行值vs目标值?现行值是按目前的产业水平制订。目标值是预测几年后的进步提高而制订。
友情提示:咱们做设计时,最好是按照目标值去做,以免没过多久,你的设计就超标了。


4、什么情况下可以按比例提高标准值?举个栗子:我每平方米用电12W,照度达到了340lx,是不是可以按比例提高标准?就像这样:(340÷300)×11=12.5W/m²,我只用了12W耶,达标了?

NO!!!


只有在符合第4.1.3和第4.1.4条的规定,照度标准值进行提高或降低时,照明功率密度值才能按比例提高或折减。举栗子的这个情况,标准是300lx,你做到340lx,多出来的40是活雷锋,没人感谢你。LPD标准依旧是按照300lx对应的11W/m²!所以,这个栗子不!达!!标!!! 这一点,甚至很多设计院也会犯错,所以……“别跟我说你懂LPD”……


附 相关条文:


4.1.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及以上时,作业面或参考平面的照度,可按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1 视觉要求高的精细作业场所,眼睛至识别对象的距离大于500mm时;

2 连续长时间紧张的视觉作业,对视觉器官有不良影响时;

3 识别移动对象,要求识别时间短促而辨认困难时;

4 视觉作业对操作安全有重要影响时;

5 识别对象亮度对比小于0.3时;

6 作业精度要求较高,且产生差错会造成很大损失时;

7 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8 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高时。


4.1.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及以上时,作业面或参考平面的照度,可按照度标准值分级降低一级。


1 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

2 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3 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


前面说到照明功率密度(LPD)的评估方法,接下来咱们说说如何计算LPD。


有童鞋说:“不就是做个除法么!谁不会啊?”其实……《没那么简单》(音乐起)~~

除了注意 计算时需要包含镇流器的功耗! 还有两条关于计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达到照度标准的同时,能耗也不超标。


咱们再搬出照明圣经《GB50034》来看:


6.1.8 设装饰性灯具场所,可将实际采用的装饰性灯具总功率的50%计入照明功率密度值的计算。


根据这条,你设计使用了花灯、壁灯、艺术吊灯、艺术落地灯这些装饰灯具时,就可以增加照明安装功率了哦!因为这些灯只按一半功率计入LPD~~ 同样,暗槽灯带、 发光天棚也是装饰照明,这部分的照明,只算一半功率哦!


6.1.9 设有重点照明的商店营业厅,该楼层营业厅的照明功率密度值每平方米可增加5W。


经常有同学吐槽说:“标准太死了!我做个商店,辣么多射灯,怎么可能达标?”好吧,这一条就是帮你解围来了。你的店铺使用了重点照明,就可以增加LPD允许值,按整个营业厅的全面积增加5W/m²!应该够用了吧?呵呵~


最后,举个栗子来看看计算方法:


某普通商场,面积500m²,已达到平均照度300lx的要求。天花暗槽灯具的安装功率为4000W,下照筒灯的安装功率为2000W,展柜射灯的安装功率为3000W。请计算:是否符合照明节能标准?


计算过程:


①按6.1.8条规定,装饰性灯具的安装功率按50%计入LPD值,该场所的实际LPD值应为:LPD = ( 4000×50% + 2000 + 3000 ) ÷ 500 = 14W/m²


②按6.1.3条规定,一般商场的功率密度限制值为12 W/m²。



③按6.1.9条规定,本场所使用了大量重点照明用的射灯,LPD限制值允许增加5 W/m²。所以,本商场的LPD限制值(按目标值取)应为 10 + 5 = 15 W/m²


④ 计算值14W/m²,低于限制值 15W/m²。结论:达标!


【版权信息】本文系照明微课堂原创文章,为热文回顾,转载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徐庆辉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