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新锐计划大师训练营系列课程

胡国剑老师课程系列」序

从设计的角度谈设计,从建筑的角度谈照明,这或许是很多的老师选择的角度。

如果我们要谈得更深入呢?还会有什么角度能让我们醍醐灌顶吗?

胡国剑老师的课程另辟了蹊径,从他研究的视知觉角度谈照明设计,把光如何被视觉神经接受,最后形成我们的情绪入手,角度独特刁钻,像个独步武林功夫了得却神秘莫测的高手。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设计的不是照度,而是每个空间不同立面的亮度。”

我们在讨论照明方案的时候,对观感的舒适性程度衡量谈及甚多,但这只是知其然的表面而已,而要知其所以然,这门对视知觉研究的课程你一定不能错过。

太多知识隐藏的奥妙,或许会让你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胡国剑

光如何通过你的视觉表达建筑(一)

你看见的究竟是什么?——视觉常性

我们先来看一幅照片:

这张照片,大家看到的是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地下,呈现了明显的亮部和明显的阴影,阴影里面有一些叶子也有泥土,但是从这张图你可以判断出来,是叶子更黑,还是泥土更黑吗?

按照常理来说都是泥土更黑,如果你们经验是正确的话,对吗?

但是事实上,我们视觉上面获得的亮度最亮的却是泥土,你可以看到阳光照射下的最亮的地方都是泥土,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看到这个情景的时候,把泥土判断为比树叶更黑。

尽管有不同的光线背景,但人脑有这样的能力去过滤和分析,最后产生结论。

这个我们就叫——视觉常性。

我们获取的信息都来自哪里?

这个开篇或许会让大家感到迷惑,不是谈照明设计吗?为何谈到视知觉去了,这之间有何关联?

这是个好问题,让我们之后再说答案,我们先来看看标题的问题:我们日常获取的信息都来自哪里?

嗅觉、味觉、听觉、视觉都是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

在十年前,视觉占我们获取信息比例的80%,但是现在,已经有科学家说,可能会超过90%。

图:我们前所未有像今天一样依赖眼睛获得各种信息,为什么研究视知觉在研究光的作用如此重要?是否可以联想。

这个变化我们很容易联想,常志刚老师的课程谈到建筑的媒体立面演变线索,我们就能略知一二,连建筑都忙不迭地在传递信息了,更不用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从来没有过那么积极地使用我们的眼睛,看手机、看视频、看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我们通过视觉获得绝大部分的信息。

而视觉的获得,就是光进入视网膜。

图:南京青奥中心,现代建筑的信息性是前所未有丰富的,通过光向观者传递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转化成为认知和情绪。

下图是人的视觉感知过程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建筑是如何形成“印象”的。

很多人喜欢把照相机镜头感光与人的肉眼相比较,实际上是不甚准确的,因为肉眼的感受到的图像,我们通过进入眼睛的光线所看到的所有东西,实际上是通过了我们已有的经验和信息判断之后的结果,最终产生了我们的印象和情绪。

上图是显然一个手影,通过视网膜,我们只看见一束光带来的光斑和影子,但我们却能清晰判断出,这肯定要表达的是个鹿的头部,通过上面的视觉感知过程模型我们就能知道,因为这个简单的光影,经过了我们大脑经验的消化,最后才变成我们的判断。

下图是国外一家专门治疗自闭症儿童的医院的一面墙壁,上面有各种光感应出现的动物光影,用于刺激儿童,把光带来的信息生活经验结合,用于治疗。

所以,我们能看到,要做好照明的设计,必须掌握光可以带来的各种信息的属性,把这些属性,跟视知觉的常性习惯关联起来,重新组合,才能做好建筑的光表达。

这是个相当有趣的理论角度。

了解更多“飞利浦新锐照明设计师成长计划——2014大师训练营”内容:

1、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2、点击照明微课堂下方“培训活动”按钮;

3、输入“飞利浦”、“philips”、“新锐”、“xr”均可查阅系列文章。

【版权信息】本系列文章,为飞利浦授权,照明微课堂平台根据“飞利浦新锐照明设计师成长计划——2014大师训练营”内容整理发布,如用作商业用途,请与照明微课堂编辑联系,获取飞利浦授权后方可进行。如需引用或转发作非商业用途,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eLicht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