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网上有篇传颂了三年的文章《日本没有用户体验——从日本的生活品质看设计》,原来以为这是标题党,细看之下发觉误解了,(不要误解我们哦~~)文章从几个角度举例阐述了一个日本设计的道理:在日本,并没有把“用户体验”单独拿出来的说法,他们所有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包装设计、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过程中是必须处理好和人的关系。


也就是说,任何产品,处理好和人的关系是基础,而不像某些地方“牛奶是天然无毒的”也会成为卖点那么崩溃。


因此实在没有比昨日的微课堂头条《面出薰:中国的照明正在陷入一种误区》一文中的两段话能更好地反衬今天这个小案例了:不幸的是,仍有许多中国客户并不明白照明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宜人体的照明。中国照明设计正在陷入一种误区,即将照明设计的首要目的设定为通过照明效果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对其中涉及过渡浪费能源等问题漠不关心。


说了那么长一通,就是想大家习惯了很多市政路灯会阴暗地躲在树丛里面、压根儿不考虑功能和用户体验之余,也看看这个并没有什么设计的照明设计案例,光得其所,高于一切


横跨福冈市舞鹤公园(福冈城遗址)长约300米的市民生活道路,绿意盎然又美丽,但人行道、自行车道紧邻单行车道,容易造成意外,一到晚上变得昏暗,常让人感到不安。在我们国家开展绿城行动后,这种植被较密集的社区并不罕见,因此比较容易代入联想。


当地政府希望通过优良的光环境让市民感到舒适、安心,提升周边居民对这条街道的印象,我们叫“亮化工程”。


空间设计 X 照明设计

空间概念、需求等:

1)防止自行车与行人的车祸事故;

2)确保一条安心、安全的人行道;

3)提升城市形象;

4)由于此处既为福冈城周边具有历史的地点,又紧邻商业区,居民希望能有较现代化的灯具设计。

照明设计概念:

1)确保通行者的舒适和安全性;

2)让通行者感到安心;

3)营造提升街道印象的光环境。

照明设计上的重点:

1)藉由连续光线安全引导自行车;

2)使用光线塑造出视觉焦点,提醒通行者注意;

3)配合每一区的功能变化光线气氛。

从步骤看照明设计

1、基本计划阶段:现况掌握、调查、确立概念等


因应周边功能,将300米长的通道分成自行车停车区、公园区以及体育馆区三块区域,赋予通道不同气氛的照明概念。


图:依次分别是自行车停车场区、公园区、体育馆区照明设计规划


自行车停车场区:这是行人、自行车、车辆交会最频繁的区域。这个停车场是以提供停车后转乘电车的「park-and-ride」为设置目的,营造出视认性安全性、舒适性最佳的光环境。


公园区:这是在舞鹤公园的森林包覆下,展现丰富大自然风情的公园区域。由于光靠高处的光线无法获得充分的光亮,需有效组合低处的光线,营造出让通行者安心,而且赋予通道多样表情的光环境。


体育馆区:这是面对体育馆出入口的区域。因为紧邻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营造出来光线引导,或是制订规则来确保安全性及舒适性的光环境。


2、实施计划阶段:设计器材、决定样式、设计监修等


在各个区域配置适当高度的路灯,为街道气氛增添变化。


图:室外灯具设计。


自行车停车场区为了保持街道入口的明亮,使用双灯式路灯;公园区采用让光线透过树木之间的间接照明设计;为了体育馆区行人的舒适与安全,使用单灯式路灯。



图:自行车停车场区配置HID 70W的双灯式路灯,高度设定以不被树木遮住灯光为准。


#为什么说“适当高度”那么重要?我们随便举几个身边反例#



以上案例,是在几乎所有中国城市中随手可见的道路照明和绿化系统的冲突情景,原因很简单:官僚作风所致,白天不懂夜的黑,种树的不管路灯的高,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把路照亮不是吗?只是“有了”即可。


3、设计调整、监管阶段


图:自行车车道上设置利用管状护栏的安全岛指示灯,以连续光线提高对自行车的引导效果。


图:体育馆区利用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高差,埋入脚灯照明行人脚边。


图:自行车停车场的车道区域和停车区域交界处以LED指示灯明确显示,促使停车整齐。


图:路口附近为提高行人穿越车道的安全性,以蓝色线形LED指示灯提醒自行车减速。


项目信息:

照明设计:松下美纪照明设计事务所

完工时间:2007年10月

所在地:福冈市中央区

空间用途:公共空间、道路


看完这个项目,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深感汗颜,与很多商业项目相比,这只是从解决所有基础问题出发的项目,或许谈不上有什么“照明设计”,但处处都是“照明设计”。其实“空间概念、需求”这些“一切为了人民”的腔调我们听得比谁都多,但为什么见得比谁都少呢?


【版权信息】本文内容节选由日本照明学会编写、台湾叶韦利先生翻译的《光·建筑:设计大师的空间照明手法》,照明微课堂重新整理发布。转载本文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日本照明学会

译者:叶韦利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