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坚信那些微小的力量,如此而已。


微课堂的朋友们来自照明行业的五湖四海,大都是前线从业人员,可以说这是各路照明人马的聚合平台。相比较那些业界的大V们,我们虽然同样关注宇宙的明天和行业的走向。但更愿意从每天在我们手边的工作就能遇到的问题入手,积下跬步。由资深的带资浅的,由旁观的启发当局的,从现实归结到理论,从线上指导线下,如此而已。


这是个没有讲师只有主持的平台,每个人都是提问者,也是解答者,如此而已。


本专辑内容由微课堂线下沙龙活动的提问以及现场讨论对话补充整理。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深以为然。


解答者:蒋超泽、徐庆辉、李智鹏


如何评价反射器质量?


问题:目前国产灯具反射器工艺现状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评价反射器质量?


图:反射器,通常指反光杯,是灯具的核心配件之一,顾名思义,把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杯中一格格的反射面,一次或多次反射输送到灯具外,构成灯具的发光。一般而言,反射面的光学设计、镀层的材料、制造工艺这几方面,构成了反光杯质量的体系。


蒋超泽:如何评价反射器的好坏?我来说说物理质量,大家都是同行,可以回去自己试试我说的方法。


首先,除了光源之外,反光杯本身是看不到光的,那怎么评价呢?首先要测试它物理性,从百格的电镀质量去评判,百格怎么测试呢?在反光杯面上用百格刀或者小刀切几个格子,看各个格子的涂层有没有翘起来,然后再拿双面胶去粘,看能不能被粘下来,或者说被粘下来百分比有多少。好的就粘不下来,这是镀层的附着力测试。



蒋超泽:第二,有些做出口的企业,送样本去给外国企业测试,他们怎么测试呢?放到烤箱里面去烤,看耐不耐高温,会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前两种方法等于是做破坏性实验的做法了。还有办法就是主观的方式:1、拿在手里是什么感觉,工艺、质感这些,其实是不难判断出质量好坏的;2、价格,价格太低的反光杯,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肯定是要降低很多工艺标准的,比方说好的镀层要真空电镀,为了节省成本就可能用水镀,差别就很大了。


李智鹏:重中之重还是镀层的流平和镜感,这是决定了反射率的最重要因素。当然,到了LED时代,因为光线几乎没有红外线和紫外线,对这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图:反光杯的真空镀膜。


徐庆辉:那真空和水镀的成本体现在灯杯上差别会多大呢,举例说?


蒋超泽:以MR16的灯杯为例,一个真空电镀的灯杯跟一个水镀的,价格差别能去到四块钱,这对于一个灯杯来说就挺大了。


徐庆辉:但这样看来,就好比一个汽车,换米其林的轮胎,几千块,可是那个汽车几十万,用好的东西其实还是很划算的,事半功倍。


李智鹏:关于真空电镀和水镀的差异,我也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其实除了成本之外,真空电镀的表面分子结构相对较脆弱,不耐高温,HID和卤钨灯时代,真空电镀是不能使用的,一般只用在荧光灯的反射器上;另外,真空电镀也容易附着灰尘,较易留下安装灯具时的手模和划伤表层,其日后的维护系数比水镀的差。当然,从初始的反射率来说,会比水镀的稍高。水镀也可以使用更优质的反射铝,表面精抛光后进行水镀,其效果不会相差太多,但水镀的表面会更耐用和持久,如果都加上前防护玻璃,真空电镀还是会略微优胜。


蒋超泽:国外质量好的反光器,甚至能做RGB的混光,不需要通过COB来做,而是使用多颗RGB单晶芯片焊成芯片组然后通过反光器和混光片来混光,调出一些特别要求的光色出来,满足博物馆、美术馆、生鲜灯、水族照明等特殊要求光色效果,可以做到可调色温,可调色彩。


李智鹏:那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表述,也算不上反射器混光,只能说是混光片的功劳,只有像HID和卤钨灯时代,选用玻璃反射器,通过真空溅射的镀膜可以解决类似RGB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前滤光玻璃镀膜来解决RGB的功能,而铝杯和塑料杯不具备以上特征。


蒋超泽:除了物理质量,反光杯的质量主要应该体现在配光的质量上,精准的配光,良好的光效能为照明提供合适的照明效果。至于什么是好的效果,这个问题可能就需要徐老师来回答。



徐庆辉:对于反射器来讲,什么才是好的?显色性吗?不是,亮度吗?也不是,中心光强?其实也不是。要合适的才是最好。只有一条指标是可以直接评价为“好”的:效率高,把足够多的光送出来,不要都浪费在里面了。


图:通过三维模拟,可以知道反光杯对光源的反射最终形成的光形状。



徐庆辉:什么叫合适?博物馆,就需要很干净的光型,但服装店就需要有光炫的光型,一排衣服摆了四件,如果是一个很干净的光斑,四件衣服要买四盏灯,如果是安装有副光斑的,一盏灯就行了,我照一件衣服,副光斑把那三件照亮OK了,其实这四件都是一个系列的,我照亮一个就OK了,而其他的光比1比5左右,很舒服,很好。所以无法判断好坏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但这个的前提,就是镀层、工艺、设计、光洁度等等,这就是硬指标上的“质量”。


李智鹏:副光斑是目前LED/COB在光型设计上处理不好直射光自然溢出的部分出现外围光斑的叫法,其实副光斑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入流的做法,真正的光斑成像应分为光型的半峰边角和有效光束角的光分布设计上。


为何HID和卤钨灯没有副光斑?因为LED/COB的发光原理不一样,120度的部分直出光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反射器就能控制的,而真正的控光技术是通过光线收集后,再按照应用需求进行配光的过程。光斑的宽窄和实际应用上的需求是可以通过光斑成像来解决的,如半峰边角的光束是标准的,有效光束角就是半峰边角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想要达到光斑的宽窄要求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配光。


关键很多人的理解是准确的配光就是角度范围内可控的角度,即半峰边角,因此,这样的设计会让光斑成像被勾勒得较死板。当然,这是各有各的需求,这要看设计师针对不同用途的光斑切线清晰还是模糊的实际需求了。而副光斑在店铺照明,特别是针对边墙的照明方案,因为灯具投射的方位不尽相同,那么,墙面上会出现杂乱的光圈,这是不可接受的。副光斑准确来说是LED/COB的光学设计败笔下的华丽说词而已。


图:对于博物馆而言,反射器配光的效果需要光型干净,切线相对清晰。


图:对于服装店而言,或许切线模糊的方式更有表现力,同时也可以节省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