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近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针对群众反映“生鲜灯”误导消费者问题,《办法》在第七条中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该管理办法一经公布,关于“生鲜灯”的话题又一次引发众人热议。有人认为生鲜灯就是一种欺骗顾客的手段,应该禁用;也有人认为使用生鲜灯无可厚非,它只是一种还原生鲜食品色泽的工具。


但回过头来仔细查看原文,《办法》中所规定的“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是对生鲜食品的照明效果提出明确要求,而非禁用生鲜灯。



我们知道,照明是一门关于光和视觉的学科,不同的照度、色温等都有可能改变物体在视觉上的形态,食用农产品的色泽可能会因为光线的不同而“以伪乱真”或是“去伪存真”,所以针对生鲜灯的使用,应该以辩证的态度、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


好的生鲜灯是应该存在的,需要禁用的是那种“变态美颜灯”。那么,怎样才算是合格的生鲜灯呢?在色温、光束角、显色性等方面有哪些要求?



1
你用对生鲜灯了吗?


撇开价格不谈,消费者对食品最关注的两个点,无非就是质量跟新鲜程度。而我们在做食品照明的时候,要帮商家充分展现食品的固有色彩,并让它们看起来更美味可口。


因此,针对生鲜市场,有了专门的“生鲜灯”产品,它的最大作用就是保证食物不要过度失真,还原食物本来的颜色,最后通过在视觉呈现上提高生鲜食品对顾客的吸引力,刺激消费。


▲ 好的生鲜灯,能提高生鲜食品吸引力


现在不少菜市场、商超等绝大多数地方都用上了所谓的生鲜灯,大多数人想象中好的生鲜灯应该是上图那种,可是根据实地拍摄,现实跟想象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 广州市场实拍反面教材



2
合适的生鲜灯究竟要看啥?


① 在光束角方面,要看生鲜灯的悬挂高度和照射范围,没有定论,按具体需要选择。


例如,下图是用宽光束角,照明范围大的生鲜灯。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生鲜灯把整片区域都照亮了。


640


而下面这个图选用的是窄光束角,照明范围小的生鲜灯。可以看到一个光斑照亮部分水果,另一个光斑又照亮部分水果,这两个光斑之间的水果是暗的,这造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P.S.非正面例子)



所以说,均匀的照明跟明暗对比的照明,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你的需求和定位,选择合适的光束角。


例如,你的生鲜食品放在很高档的超市,选择窄光束角的生鲜灯,稍微有点明暗对比,是件好事,毕竟能显示你的档次 ; 如果你的商品就是放在普通的超市或菜市场,目的是想顾客看清楚你的食品,那就选择宽光角的。


▲ 华润万家旗下的 Ole' 精品超市


② 在色温方面,要根据被照物品的类型、颜色等去做选择。


例如,下图是澳洲墨尔本菜市场,左右两边的档口都是卖海鲜,但在照亮海鲜的方式上,左边选择用高色温,右边选择用低色温。


▲ 左 : 高色温,右 : 低色温


我们可以看出,左下图用高色温的海鲜明显显得比较新鲜,右边这个虽然显得暖洋洋,氛围比较好,但是鱼、贝壳这些海鲜,感觉就不太新鲜和诱人。



下图同样是在墨尔本的菜市场,两家都是卖肉肠的店,左边这家选择高色温,右边这家选择低色温。按照我们一般的想法,肉肠这种红肉产品,肯定用低色温的照得好。


▲ 照肉类,左边色温高,但效果比右边好


但你仔细看,左边的肉肠照得是红彤彤的,看起来比较诱人。右边这个没有那么红润、舒服。这个例子说明,色温也不是绝对的。


③ 对于生鲜食品的表达上,显色性更重要,尤其是R9。


上面的例子反映的只有色温差异的问题吗?并不是,这里还牵涉到显色性的问题。显色性在对生鲜食品的表达上,更为重要,尤其很多生鲜食品里面都是带红色的,这时R9对红颜色这个特殊的显示指数,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 同一块肉在不同灯光下的R9表现会不一样,右边就比左边看起来新鲜 | 拍摄于永旺超市


先拿同一个蛋糕举例,左边的显色性比较差,右边的显色性比较好,马上可以看出这个蛋糕的新鲜感和诱人程度不一样。



其次,我们看看显色性对生鲜食品的表现力,举个肉类的例子。左边是国内一个菜市场的照片,右边是墨尔本菜市场的照片。同样是肉,表现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会说,我家菜市场也有用这种生鲜灯去照肉。来,下图就是在广州菜市场拍的,猪肉被照得浑身通红,红肉被照红就算了,连肥肉、菜刀、砧板……通通都照成红色是想怎样?



它使用的就是这种一圈红、一圈白的所谓的照肉生鲜灯,这种夸张的照肉表演,肯定不是我们追求的照肉效果。


▲ 随机测了广州几家菜市场的数据,可以看出,灯光已超出常值范围,无法测出显色性


我们倡导的好的生鲜灯,是那种显色性够好,R9要高,照出来是真实的优秀。



3
生鲜灯光谱的几个注意点?


① 对不同的物品,要使用不同光谱。这些不同的光谱,就是由光源厂家针对不同物品生产出来的光源。



② 光谱不要用错对象。


针对一类物品的光谱,要真的照对这些物品,而不是用错了对象。比如下图是在菜市场拍的,它用了个照肉的光谱,去照水果。火龙果是被照得很漂亮,可是其它水果就直接完蛋了,这就是用错对象的特殊光谱。



有人可能会问,生鲜店里同样的位置,可能会出现今天放苹果,明天放梨的情况,如果用了对苹果特殊光谱的灯去照梨,那梨不就不好看了?


③ 可使用自动感应调节光谱的生鲜灯。



它可以针对灯下摆放东西的不同,调节它的光谱。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持它的背景。我们用同一个灯去照青椒和苹果,并测一下它俩的光谱。



在照明护照光谱仪里有个「光谱比对」的功能,下图对比可以发现,稍微有一丢丢的差别:它适当调整了一下绿色、黄色的比例分布,让青椒和苹果被照后,在视觉呈现上有点不一样。



那如果混搭生鲜产品咋办?几种东西堆在一起呢?


我们同样测了一盘柠檬,以及几种水果放在一起的不同光谱。可以看出,光谱里的曲线图像差距并不大,它在绿色的位置上稍微做了些调整,让它们的光谱有了些微的不同。



而正是这种细微的差别,恰恰让你照出来的生鲜食品,看起来显得不一样了。像这类的生鲜灯,就很好地均衡了自适应和特殊性的一种需求。


最后总结一下,在挑选合适的生鲜灯时要注意啥?


①合适的色温。
②合适的光谱。
③真实的表现(非夸张表演)。
④无法确认要照什么产品时,选择自适应或者高显色性的灯去照混搭产品。





了解完如何挑选合适的生鲜灯后,我们来聊聊更深入一点的问题。


为什么消费者不喜欢生鲜灯?究其原因,消费者讨厌的是一种被欺骗感。生鲜灯通过不同的光线来改变食品的色泽,从而达到视觉上的“魅惑”,而这种效果与灯光的显色性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会带来社会伦理的挑战,比如克隆技术。其实,显色性也有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显色分为忠实显色和效果显色,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多年前,云知光曾针对这个问题,采访过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工程系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导、担任香港照明学会副主席的魏敏晨博士。


魏敏晨博士对此的回答是:


忠实显色和效果显色都非常重要

我们所谓的忠实显色(也就是我们平时用CRI来代表的)只是将在被测光源照射下的颜色与在标准光源呈现的颜色进行比较。两者越相近,忠实显色越好。


所用的标准光源就是黑体辐射或者日光模型,这些标准光源只是我们所认为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光源,并不代表我们真的会将被测光源下的颜色与那些在标准光源下的颜色进行比较。


随着LED的不断普及,在许多商业照明改造项目中,忠实显色就会格外重要。在改造过程中,大家会将LED照明下的颜色与原来在卤钨灯下的颜色进行比较,并且希望颜色在两种光源的照射下能够尽可能一致。


由于卤钨灯的光谱与黑体辐射相近,所以当LED的忠实显色能力较好时,在该LED照射下物体的颜色也就更接近于原来卤钨灯照射下的颜色。


所谓效果显色,就是让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使得颜色更美丽。许多研究都已经表明,人们对一些常用的东西存在颜色记忆,而这些物体的记忆色与在标准光源下的颜色不完全相同,人们更偏好相比于在标准光源下饱和度更高的颜色。


这些颜色的偏好与人种有关,也与应用场景有关。比方说白种人更偏好于自己的肤色能够比在标准光源下更红润一些,而人们对于相同物体在饭店和在菜市场的颜色也有不同的偏好。


诚然,忠实显色和效果显色都非常重要,但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的规定再去衡量两者的关系。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商场、市场上的照明,忠实显色比效果显色更为重要。


从本质来看,在卖场中对食品使用生鲜灯,其实涉及到技术与商业道德的问题,而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是进一步在这两者之间划定一条红线。


对于生鲜食品的照明,其技术边界应在商业道德的底线范围内。



参考资料: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samr.gov.cn)

2、徐工365问


编辑|周静雯

图片来源 | Pexels、网络

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


*本文为云知光原创文章,独家首发,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需授权的公众号名字及微信号。

Nipek | 尊重黑暗,适光适所

Light IQ | The languages of Light / 光之语

公共空间艺术装置 | 常规生活中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