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5月,借着《云知光拓光旅城·城市论坛》来到成都的机会,我们拜访了“西南地区第一家双甲工程企业”——四川金典照明工程有限公司,独家专访了金典照明总经理 姜智彬先生。

▲四川金典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智彬

采访当天,恰逢姜总入行21周年,他有点激动地跟我们讲述了自己与金典照明共同成长的故事,讲起那些值得纪念的时刻、那些印象深刻的项目,谈到金典未来的上市计划,以及作为“成都女婿”,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以下是文字记录,后续我们会陆续推出视频剪辑版,欢迎关注~


01不懂照明的律师不是好销售


Q:在做照明之前,从事的是什么行业?是什么机缘让你选择进入照明行业?


姜智彬:在做照明之前,我曾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法律工作。因为大学的专业是法律,毕业之后也就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加入照明行业是机缘巧合。2000年5月18日,是我进入照明行业的第一天,到了今天刚好21周年了。

Q:在您的记忆中,2000年的照明市场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姜智彬:那时候的照明行业比现在更为规范一些。因为当时的国内照明工程、设计公司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飞利浦、GE这样的国际大品牌。想要成功拿下单子,国内照明企业就需要更为专业才行。

但当时的众多国内照明工程企业,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我还记得,当时在做销售的时候,我们会准备好一叠公司简介和效果图用塑料夹装好,可以随时给客户展示公司业务,和完工后的效果。如果是想要做工程,我们甚至会直接提着灯具上门,给客户展示产品品质、生产工艺及产品细节。

虽然在工程销售方式上面对比起现在相对原始,但是我觉得在当时照明工程公司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比现在更高。

Q:现在在公司主要负责哪些业务?

姜智彬:目前我在公司主要负责统筹业务、设计、工程及日常管理工作,说起设计,这其实是我比较遗憾的一点,我一直想要做一名设计师,具有很深的设计情怀,但是没有机会,所以在工作当中我会相对重视设计这个环节。

金典是非常注重设计及设计团队建设的。每年都会请行业老师过来给我们做指导与培训,也会定期安排设计师到全国或者全世界去考察、学习,交流。现在金典照明有十几位设计师,占比25%左右。我们一直秉承打造核心设计团队的理念、广纳设计人才。

Q:公司员工的年龄结构如何?

姜智彬:金典照明成立15年,还比较年轻,公司同事主要以70、80、90为主。70后主要是公司创业时期的元老,这批人跟公司一直在一起占比在31%左右,80后可能会有29%的占比,然后90后占比达40%。

公司的人员结构其实相对比较稳定,我们一直不断在吸纳更多有能力的新生代人才,未来还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的想法更具突破性,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Q:相比刚入行时,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姜智彬:如果说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对照明这个行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刚入行的时候想的是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到现在自己是真真正正喜欢这个行业,把它当做一份事业。想要做出更多的精品项目,能够服务好更多的人,提升更多城市的形象,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也对此多了一份责任心。甚至在工作当中,越来越发现自己在照明行业的知识储备有所匮乏,还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虽然态度不同了,但我的从业心态一直比较平和。早期我以天道酬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认为脚踏实地就能创造一番事业。事业有了起色,人却略显浮躁,后来我尝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行业的变化、思考企业的未来,所以我的座右铭变成了静水深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希望把项目做到至简至真。


02从家族式管理,到任人唯贤


Q:什么时候公司有了“第一桶金”?

姜智彬:2011年,金典照明承接了巴中市亮化改造工程,这是一个体量相当大的项目。金典照明从中积累到了一些重要经验,也让公司拥有了第一桶金,更让创始人 罗栋梁先生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潜力。

金典成立之初,是一个家族式企业,随着公司的发展,罗总充分意识到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去家族化,我也是在那时加入了金典照明。

Q:您加入金典之后,金典照明有了怎样的改变?

姜智彬:第一点,是去家族化,采用授权式管理,赋权于领导层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带领团队一同奋进。

第二点,是在公司逐步推进规范化管理。但规范化管理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很难。到目前为止,公司的规范化管理推动还在进行中。

第三点,就是人才引进。我们一直加大力度来引进人才,在公司也设立相应的人才晋升机制。不以年龄、学历等作为晋升的条件,不任人唯亲,以实力作为唯一的晋升条件。

除了这些对公司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决策外,我们还更加重视设计。

2013年我刚加入金典的时候,川蜀地区的照明设计事业还远未普及,优秀的照明设计师更是少之又少。当时我们整合了全国一些知名设计师,通过合作来弥补金典照明的设计短板,以此来开创市场,这个举措一直延续下来,我们依然保持跟优秀设计师合作的传统。

Q:过去您曾提到,金典的项目以房地产和市政类为主,现在呢?

姜智彬:金典照明创立初期更多是以房地产项目为主,做一些精品地产项目。跟海内外很多优秀的房地产客户合作,像中交、中建、中铁、中海、富力、恒大、绿地、韩国乐天等。

我加入金典照明后,大家深入讨论,一致认为市政类项目在未来可能是一个重点。

当时行业内普遍认为市政类项目项目少、周期长,回款难,而且普通照明工程公司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相关项目。即便如此,我们在那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做市政项目。

▲山西沁源二青会

目前,在当下的大环境里、市政项目逐渐增多,金典在四川、贵州、山西、河南、广西、浙江、上海等全国各地承接了大量的市政项目。也就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主要以市政为主的占比。

▲山西沁源二青会

Q:相比其他项目类型,工程公司在市政类/房地产类项目中的话语权会更重吗?

姜智彬:从某种程度来讲,照明行业的发展是周期性的。2000年左右的照明行业,我们掌握着更重的话语权,因为照明从业者掌握着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产品,这些对于业外人士来说是知识盲区,他们需要专业的人来为他们服务,解决他们的痛点,业主就会更加尊重从业者。

但随着行业发展,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客户也越来越专业了。现在似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每个项目的定位、需求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家专业的照明企业,公司有自己的定位,并不是什么案子都会接,项目会做取舍。

我们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以自己更加专业知识去引导客户,让客户信赖我们,把项目的品质做好、把事情做好,为项目赋能,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加大了企业的话语权。

Q:客户找上门的情况多吗?金典照明如何为客户提供服务?

姜智彬:“客户找上门”其实是金典照明市场业务的一个特点。老客户回头率高,房地产企业像中海、领地、恒大、首创等这些都是我们长期年度合作伙伴,像棕榈泉、海底捞这些企业就是主动找上门的。市政板块我们做了巴中、都江堰市、蒲江等项目都获得了相关领导的认可,他们也会主动给我们推荐项目。

▲都江堰城区规划

从现在整个照明行业来看,其实服务这一块是行业的短板。很多项目的服务很难做到至善至美,但我们还是会尽力去为客户提供服务。比如我们做项目会有两年的质保期,在质保期范围内,我们全年都有驻守人员来提供服务。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安排维护人员逐个项目排查,确保能够正常亮灯。

除了服务之外,我认为品质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在做项目的时候,落实好每一个细节,让项目的品质得到保证,而不是后续隔三差五去解决售后问题。

Q:金典照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成都地区吗?占比情况如何?

姜智彬:到目前为止,金典照明累计服务过600多个客户,项目主要集中在四川,占比约80%左右,其中成都的项目大约有35%。另外还有一些外地的项目,集中在广西、贵州、山西、河南、东北等地。

Q:哪个项目让您印象最深刻或者最自豪,为什么?

姜智彬:对于我们来说,每一个项目都有着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们对待每个项目都很用心。如果一定要举例的话,那么有两个项目可以提及一下:

一个是2016年中标的都江堰的城区规划项目。当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来自全国各地众多优秀的照明工程设计公司。经历了各领导层和评委的重重审核,最终由我们夺得了这个项目。

▲都江堰城区规划项目

后面为了把这个项目做好、做成精品,我们整合了国内几位知名的设计师共同为这个项目出谋划策,也因为对它的重视和用心,最后得以承接整个城区项目。我们也在这次的项目竞投中,收获了自信和宝贵的经验。

另一个是2017年的浙江嘉善新西塘水街项目。这个项目的整体设计是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后面由我们来做工程落地。

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设计和工程落地配合得相当好,实际呈现效果基本还原了设计效果。这样的经典案例,至今还被反复宣传推广,对于我们来说很珍惜这样的合作经验,也觉得是公司的一份荣耀。

▲浙江嘉善新西塘水街


03西南地区第一家“双甲”照明工程公司


Q:作为西南地区第一家双甲工程公司,您认为金典在发展过程中做对了哪些事情?

姜智彬:我认为很多事情需要提前做布局、做规划、做决策。然后一步一步去执行,去落地。

从罗总最开始去家族化并且引进人才,到后面我们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对资质的审理、对设计资源的整合,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成就了现在的金典照明。

未来,我们也会逐步走向全国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金典照明。

▲眉山湿地公园

Q:简单分享一下2021年的计划?

姜智彬:疫情提高了我们的危机意识。从公司内部来讲,我们首先会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内控制度、人才激励制度等等,特别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加大对人才的引进。

第二,我们计划在2021年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变成股份制企业。

第三,在市场开拓方面,我们将会走出四川,跳出舒适圈去面向全国市场。

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共创共享,所以我们对各地的资源进行择优整合,并且增强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尝试打造一个共创共享的平台。

Q:这是在为上市做准备吧?

姜智彬:是的,按照我们的计划首先完成股改,到最后实现挂牌上市。这样的举措,象征着金典照明从单一的照明工程设计公司,跨界到文旅照明、智慧照明的综合领域。

我们也将不断加大对设计、知识产权及研发投入。未来努力让金典照明,成为四川第一家上市的照明工程设计股份制公司。


04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一位成都女婿的觉悟


Q:您心目中,成都是怎样一座城市?

姜智彬:成都是一座具有魔力的城市。我是外来户,以前听到“少不入川”本来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大家的一句口头禅,当来到四川之后,我觉得成都是一个能够成就梦想的城市。

它的包容性极强,四川的美食、美酒、美景、消费习惯、生活理念我认为是在全国遥遥领先的。

四川人也很能吃苦,能熬,敢于拼搏但也懂得生活,这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极具吸引力。这也让成都成为一个特别有魅力的城市。

Q:在成都做项目,跟在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吗?请举例说明一下。

姜智彬:我的观点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如我前面提到,成都是一个特别的城市,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消费习惯,注定了很难借鉴全国通用的成功经验。成都的整个地形结构是平原,不像重庆那样落差很大,高低起伏,能够看到整个城市夜景。也不像上海有大江大海,形成气势宏大的场景。成都它不需要大场景或者太大的阵仗。

小而精、能结合历史文化、有个性、有互动、能够让游客参与的精品项目反而更符合成都的特质。

Q:聊聊其他您想分享的?

姜智彬:早期的照明行业相对比较浮躁,但近几年我们可以感觉到大家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做一些认真的思考。我认为照明行业的发展有3个关键点。

一是艺术性,也就是审美,提高设计师的审美,提高甲方的审美,提高大众的审美,这样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好的项目。

第二是技术性,任何的艺术性都要靠技术做支撑,但不少厂家只是被动地生产产品,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被市场牵着走。

我觉得生产端应该更加注重行业的融合,在研发阶段就开始注重设计师的意见,临急抱佛脚式的设计生产很难保证产品的成熟稳定。

第三是商业逻辑,需要从设计、产品到应用等等整个链条逻辑闭环了,才能让行业真正健康地成长。

现在照明行业仍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我们期待能起引领作用的企业崛起。金典也愿意跟大家一起为了照明行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