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直面死亡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生活的阶段,有充满记忆的建筑,生活之外有生命最终的归处——墓地。对于建筑师来说,希望大家都有可能为死亡设计一座建筑,用空间与建筑去保留着人类肉体稍纵即逝的灵魂升华的那一瞬。


长大了,乡愁是一堆矮矮的土丘,你在里头,我在外头。


01

MEGLIADINO S. VITALE公墓:自然宁静的告别之庭

设计 | Mirco Simonato

地点 | 意大利

摄影 | 不详

在农田间,白色的墙充当背景,院墙内的开口处可以进入墓葬区,也可以进入骨灰安置所和家庭小礼拜堂。

周围散布的树下的长椅使得这个空间也可以用于私人祈祷和冥想。骨灰安置在一排宽阔的柱廊下,好似逝者也在享受这大自然旖旎风光。


02
瓦勒拉公墓:罗马式建筑,理想的悼念之地
设计 | Zermani e Associate工作室

地点 | 意大利

摄影 | Mauro Davoli

建筑位于帕尔马北部,这里是火葬场,也是墓地。主体建筑中正对称,形成庄严的仪式感。建筑功能布局,由外到内层层递进,亲人与逝者与的分别就此拉开。
主大厅的肃穆沉静,环状柱廊代表无限循环和永恒的生死轮回。主要悼念空间被天窗的自然光打亮,蕴含“无尽的生命消失在光中”的含义。

03

Siesegem殡仪馆 :空旷之地的回忆之洲

设计 |卡恩建筑
地点 |比利时
摄影 |  Simone Bossi; Sebastian van Damme
殡仪馆坐落在比利时西环一片空旷之地,占地面积为74×74平方米,建筑空间布局环环相扣,建筑景观室内相互融合在周围宁静环境中存。流线布局点睛之笔,殡仪车车道完全隐藏于人们的视线,逝者家人的告别仪式不会被打扰。

04
思安墓园:化作千风唤起人间记忆
设计 | 承孝相/履露斋建筑事务所

地点 | 韩国

摄影 | ©JongOh Kim

设计师从逝者的角度设计,希望按照城市的尺度来构建一套完整的设施。逝者的灵魂因为死亡在此相聚,在这里构筑灵魂中的城市。建筑体量以呈阶梯状分布在场地中,被草坪覆盖的屋顶使整个项目在鸟瞰时如同一块完整的绿地公园。

06
古比奥公墓:结构塑造空间结构感
设计 | Andrea Dragoni Architetto
地点 | 意大利 古比奥
摄影 | Alessandra Chemollo Orch&Massimo Marini

它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古老中世纪城市墓地,在城市结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设计师旨在建立一系列顶在墓地仍旧能让人放松反思的光影空间,这些空间顶部天窗,从黎明到黄昏光影变化迷离。

07
狭山森林小教堂:自然材质向心灵祈祷
设计 | 中村拓志
地点 | 日本 狭山湖
摄影 | Koji Fujii/Nacasa and Partners Inc

教堂位于墓区之间,为纪念者塑造了一个向自然祷告的空间,建筑的墙体整体倾斜,内部支撑的柱体形成倒“V”的造型,构成“Gassho-zukuri”日本独特的结构类型,与合掌祈祷的形状相类似。

08
荷兰殡仪馆:打造场所告别仪式感
设计 | HofmanDujardin
地点 | 荷兰
摄影 | 米歇尔•霍夫曼

荷兰工作室 Hofman Dujardin 试图拉进建筑与死亡的关系,室内场所将棺木放置在中心,将追悼会围绕三个空间:朋友和家人的团聚、追悼会和社交场合。功能流线布局通过新殡葬中心的设计重新思考“与逝者告别的方式”。

09

S. Tiago de Antas教堂

设计 | Hugo Correia
地点 |葡萄牙
摄影 | Reinforced concrete

教堂的外形十分简单,不会对周围景观形成视觉上的干扰。建筑共分为两层,一层作为主楼层包含了能够容纳500人的典礼空间。圣坛的背后是与牧师和管理人员相关的所有空间。地下一层魏办公空间那,同时也可作为表演和演讲场地。

10
SonYangWon纪念博物馆:盘旋而上的通廊塑造纪念空间
设计 | Lee Eunseok + KOMA
地点 | 韩国
摄影 |  Joonhwan Yoon
这个建筑项目是为了纪念韩国近代一位新教徒圣人 Son Yang Won,建筑布局围绕“抵抗”、“牺牲”和“和解”三个主题,建筑顶部直接联系天空,一角被混凝土结构的实体空间支撑,基地是平静的水面。


素材来源
https://www.dezeen.com/architecture/
www.archdaily.com/architecture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