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题——城市夜景照明


城市的夜景照明并非景观本身,但可以视为城市景观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灯火阑珊曾经是恰到好处的一种都市夜景,温暖而充满诗性。而今却已完全不能满足看似不可一世、口味越来越重的城市管理者和消费者的胃口。

夜景照明是人类改变自身形象的绝佳形式,这主要归功于夜晚本身。“黑”隐去了所有,于是人们使用了照明这样的挑选方式,如此,我们得以只炫耀那些我们认为值得炫耀的事物。所以说,当下的夜景照明实质上是个价值观的问题:照什么?如何照?

某种意义而言,城市夜景照明也是一柄装饰华丽的双刃剑——关怀或暴力。另一个严重问题便是其公共性特质,不论你喜欢与否,被照亮者总在那里,它们无休止地霸占着你的视野。

近年来,照明技术日新月异,它们已然不能满足功能的疆域,而向商业、政宣、艺术建筑楼体四溢而出。被城市夜景照明抹去的不只是黑夜,还有审美偏好的权利,不论人们喜欢与否,它总在那里,被照亮的人们无处可逃。

因此,城市夜景照明成为超越功能和审美的社会性话题,我将其作为本学期景观形态研究课程的结课汇报主题交予大家探论。

苏 丹  2020年12月10日

北京·清华园


01

【第一组】城市之光

汇报成员:李嵩、曾叶⻘、⽥壮


本次有关城市照明的研究将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什么是光?什么是光污染?如何应对光污染?“光之地图” 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首先以光的概念剖析为起点,谈及当前遇到的城市光污染问题,通过一些案例研究提出应对光污染的解决策略,最终指向一个科学性的辅助工具和研究拐杖。



人类对光的向往来自于原始社会对黑暗的恐惧,人们用光打破黑暗,寻求希望和曙光。处于一个至暗环境时,人会感觉非常孤独,不确定自己到底在哪里,甚至会有“我”是否完全存在的质疑。


光会明确人的存在感,通过空间定位,明确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我在这儿而不是那儿,继而获得安全感,并通过环境认同获得归属感。无论是远古时期借助篝火照明的仪礼节庆,还是现代艺术家如埃利亚松在泰特美术馆涡轮大厅展出的“气象计划”等,都指向光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归属感与共情性


▲埃利亚松  《⽓象计划》,2003年 泰特美术馆涡轮⼤厅


埃利亚松  《⽓象计划》

展出的现象级作品利⽤单频率⻩⾊灯光,模拟了⼀个堪称崇⾼的⽇落景观。埃利亚松运⽤空⽓加湿机把糖⽔制成犹如伦敦城中常⻅的⼤雾,⽤数百个纯⻩光的单频灯组成⼀个巨⼤的半圆光盘,并把⼤厅的天花板改造成镜⾯。


近距离暴露于巨⼤太阳之下的⼈们,身体一并沉浸在由⻩与⿊组成的双⾊调环境中。他们或许会因为在他们之间所产⽣的或敬畏,或伤感,或怀旧的情感氛围,⽽形成⼀个临时的社会共同体。此作品以灯光与颜⾊的巧妙设置,挑战了我们对周遭环境惯常的感知⽅式。


街灯持续的光芒是夜晚的安全保证。最初城市公共照明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公共空间的可见度和安全程度,后来光在城市环境的作用逐渐从实用性走向城市美化。随着人类社会的极速发展,城市的夜晚正趋向无限延长,城市照明也走向一种过度、浪费以及危害环境的趋势。光污染是工业发展的副产品,除了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还打乱了生物的自然生活规律。


▲珍妮特·艾克曼(Janet  Echelman)作品


珍妮特·艾克曼(Janet  Echelman)是世界公共艺术的⾰新者, 曾获得古根海姆基⾦奖。她将古⽼传统的编织⼿法转化为软件程序, 将它们应⽤于光纤维,希望通过艺术,创造出⼀种倾听内⼼的吸引⼒, 并且在公共空间与⼈产⽣联系, 使艺术成为⼀种存在于忙碌都市⽣活中的可变性元素。


光污染主要分为光入侵(Light trespass)、眩光(Over-illumination)、杂乱(Light clutter)、霞光(Skyglow)等四类。可行的解决方法包括:改善固定光源的照射方向和种类;重新评估并再设计现有的照明计划;在夜间使用低色温、低蓝光的照明;从能源角度,利用生物能、太阳能从根本上改变照明的方式和原理。


由荷兰罗斯加德工作室的著名革新派设计师丹•罗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设计的自行车道,采用的是智能涂层材料,通过这种材料制作了五万块荧光“石头”,之后他将这些“石头”进行旋涡状排列嵌入塑性混凝土中,于是就产生了这种环保节能又神秘浪漫的星空效果。沿途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沿着自行车道一侧以特定曲线布置的LED灯随时准备提供备用光源。


▲丹•罗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自行车道 夜景


这条⻓达600⽶的⾃⾏⻋道位于荷兰的布拉班特,⻋道由上万块太阳能发光⽯构成,构思源⾃于梵⾼名作《星夜》。


▲丹•罗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自行车道创制场景沿途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即便是多云阴⾬没有太阳的季节,太阳能电池⽆法提供最低保障亮度的时候,LED灯也会照亮这条⾃⾏⻋道并带来绚丽的效果。


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t)是某些活生物体(如萤火虫,细菌和80%以上的海洋生物体)产生和发出的光,如果能将这些生物能源为人类所用无疑是缓解光害的最佳策略。来自法国的初创公司Glowee从发光的海洋微生物取材,并对其进行工程改造,使它们在光强度、稳定性和容量方面更加高效。


▲Glowee —“被海洋点亮”

Glowee是⼀种活的照明能源,直接来源于⾃然,在仿⽣学和⽣物技术的⼗字路⼝,随时准备改变我们的⽣产,消费与照明⽅式。


无独有偶,Catalonia的建筑设计实验室对生物发光细菌——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进行了研究并用于公共照明。这种惊人发光能力来源于细菌之间的沟通:当细菌的细胞密度低时,它不会产生任何光,而是通过称为群体感应的通讯方式发出信号,从而能够向单个细胞发出信号,以感应周围的细菌数量并对发光做出协调响应。


▲ Catalonia建筑设计实验室研究项目,关于生物发光细菌——费氏弧菌


光污染问题除了需要个体的研究与介入,更需要整个星球的协调与改变。夜间地球的卫星图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身处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城市。随着Google Earth,NASA Worldview或Global Human Settlement Layer等公共开放在线平台的普及,访问数据变得更加容易。这些详细的夜间图像已成为不断发展的城市化和生态学的有趣指标:


1)从传统照明到LED的转换过程中,我们正在面临严重的“反弹效应”

2)夜间照明并不总是与繁荣,减少犯罪和安全有关

3)宇宙知晓我们何时欢庆佳节

4)希望没有灯光的地方也没有战乱

5)享受夜晚的度假村 —— 国际黑暗天空公园

6)卫星拍摄下的光之地图帮助我们重塑城市与景观


▲“光之地图”   西欧夜景俯瞰    NASA拍摄

2016柏林(上图)、英格兰/巴黎/比利时/荷兰(下图)


在某些地区,我们能够检测到夜间照明的严重减少。但是,这些变化通常与智能照明设计⽆关,⽽是源⾃残酷的战争。2012年⾄2016年之间叙利亚和伊拉克夜间照明的差异为冲突带来了毁灭性后果,尤其是在阿勒颇周围。美国之⾳(Voice of America)2015年的⼀份报告指出,过去⼏年来,叙利亚多达80%的灯都熄灭了。


从传统照明到LED的转换过程中

我们正遭受着严重的 LED 照明的反弹效应

—— Thomas Schielke


“卫星地图”是我们人类行为方式、政经状况、文化习俗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一个直观反馈。这些地图上星星点点的图案联结成复杂的信息系统,反馈于人类的视网膜以及大脑。在迈向未来的愿景中,“卫星地图”指引着无数城市建设与重塑的方向,引导着人类不断地反思与矫正……



02

【第二组】城市光污染案例启示

——以美国芝加哥为例


汇报成员:曹琳  骆佳  刘歆雨


芝加哥城市光污染的研究基于城市发展历史、经济、政治脉络的梳理,探究城市光污染的诱因及影响(包括物理环境、健康问题、社会治安等方面)。并通过整理城市不同群体应对光污染的思考与策略(包括政府,设计师,艺术家和公众层面、商业层面),结合实验性设计案例探讨城市照明环境的可能性。


▲“光之地图”  北美—芝加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金属钠蒸汽为工作物质的高压钠灯散发出的白金色光芒发光效率高、透雾能力强,被广泛用于道路、高速公路、体育馆等地方。但像芝加哥这样所有街道都布满黄色街灯的城市则并不多见。20世纪70年代,批判者说高压钠灯将街道变成了噩梦,但现在这已经成了犯罪之城芝加哥的一种独特的暖色调。


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减少,为了应对郊区化引发的制造业和就业岗位外迁的问题,1989年时任市长的查德·戴利提出建立城市工业保护区,大力促进服务业、旅游业和高科技工业的发展。这一举措成为芝加哥城市光污染的重要诱因。此外,LED也在逐渐取代暖色调高压灯。对此政府认为,LED兼具高效节能和照度强的特点,有益于社会活动及社区安全管理。但是,绚丽的LED真的如政府所言为城市带来了无限美好?还是成为了黑夜潜伏危机的掩护?


▲美国“光之地图”1995    取自世界人造天空亮度地图,现代化的 LED 灯正在慢慢取代暖色调的高压钠灯


综合分析芝加哥警察局犯罪率数据、鸟类保护NGO行动策略、城市灯光研究中心报告及民众呼吁记录等相关资料,我们看到繁华之下潜藏的是夜行安全威胁、自然环境破坏、人类健康危机、鸟类生存危机以及一系列问题。城市LED滥用与污染的现象在城市中普遍存在,与城市倡导者最初的构想、现代科技所倡导的节能环保理念大相径庭。


▲芝加哥照明项目(左)灯光照明增加犯罪率反而上升;(右)眩光影响人对于黑暗适应能力



试验:芝加哥照明项目

伊利诺伊州刑事司法信息管理局

(1998-2000)


——本实验择了两个犯罪率相似的正方形区域;一个用作参照,而另一个则通过替换现有的90瓦为250瓦的灯泡来增加街道照明。


——在变更前后六个月比较测试区域和控制区域的数据,以检测测试期间总体犯罪率的大致变化。


——与增加照明前的六个月期间相比,增加照明后的六个月表明,测试区域的夜间犯罪率在所有类别都有上升:暴力犯罪上升了32%;财产指数犯罪上升了77%;非指数犯罪上升了40%......总体上升40%。


——数据显示,夜间犯罪总数上升了19%;白天犯罪总体下降了21%。


推测——

增加照明带来的犯罪增长,可能出于人们在实际不安全时因明亮而疏于提防,由此减少预防措施所致。


芝加哥“熄灯计划”

1、使用计时器确保在有需要的时候使用光

2、安装运动感应照明

3、尽可能使用低度照明设备

4、避免光线直射。在户外需要使用照明的公共区域中,使用将光线向下而不是水平/向上引导的灯具

5、在书面工作时使用桌面台灯,而不是顶置灯

6、安排清洁人员在白天或傍晚时间工作,而不是在晚11点后

7、避免对鸟类有吸引力的室内植物或喷泉

8、使用室内局部照明系统,室内照明分区而非整体运作

9、悬挂窗帘或百叶窗,以减少室内光线对室外环境的影响

10、春季迁徙(3月15日-6月15日)与秋季迁徙(8月15日-11月15日)晚上11点后熄灭40层以下建筑的照明;凌晨1点到清晨期间,熄灭玻璃外墙建筑的照明


P.S.

示范:FLAP在多伦多曾与100多座建筑合作,在鸟类迁徙的过程中调暗灯光,1995-2020年间,拯救了约10000只鸟的生命。


我们还从美国整体环境入手,了解城市光环境的概况。在纽约,帝国大厦每一年的庆祝活动都将各色图案投射到建筑顶部,图案内容涉及了政治、文化、商业等主题。光被赋予复杂的身份与属性,光在城市中常常被用来体现繁荣,节日的庆祝、历史事件的缅怀、新闻的传递都通过光进行传达。在温哥华,凌晨3点某商店显示屏的光线经过多楼外反射,将对面的居民楼室内映照得恍如白昼。人造光能源浪费是造成光污染的重要因素,城市中大多数光并没有照射在目标区域,反而消散在天空中,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破坏。



由不同城市、不同照明情况的对比分析可知,城市光环境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复杂,包括场所、地域、建筑、照度、距离、时间等方面(引发这一探讨的是民众评论的差异:温哥华某商店遭到了当地居民的投诉,而帝国大厦的灯光表演却获得周围群众以及世界人民的好评)。


▲帝国大厦节庆灯光秀

作为美国的地标性建筑,每逢重大节日,大厦顶部的泛光灯的颜色会相应变换。

(左图)2001年开始帝国大厦会在每年春节、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晚上点亮象征吉祥的红、黄两色彩灯,以示庆祝。

(右图)2013年圣诞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为全世界民众首次奉献五晚异彩纷呈的圣诞节灯光秀。


▲政府计划 “点亮芝加哥”


芝加哥将推出一场国际比赛,在夜间点亮这座城市。比赛将寻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和设计师的参赛作品,从河流开始,延伸到整个城市,让游客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城市……2013年酒店业绩新高,入住率超过75%,比2012年增加27.5万客房住宿,税收总额1.05亿美元,增长4.9%。


▲温哥华  凌晨3点  (左)商业楼外墙 (右)居民楼内

某商店显示屏的光线经过多楼外反射,将对面的居民楼室内映照得恍如白昼


▲芝加哥天际线“调色板”示意

芝加哥艺术家阿奇博尔德·莫特利(Archibald Motley)

背景: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通过绘画追踪芝加哥不断变化的城市灯光

(左)1949年:描绘了当时整个城市使用的黄色白炽灯。灯光稀疏且昏暗,晴朗的夜晚可以在天际上观赏星星。

(中)1960年:这座城市用白炽灯换成了更亮的灯泡,发出了绿色的光芒。1960年代是汞蒸气灯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使整个城市都充满了科幻感。

(右)1970年代末:芝加哥的路灯几乎全部被替换了,但是这次是钠蒸气灯,它发出深橙色的光。对芝加哥天际线的描绘中,金光不断地重复出现,建筑映衬在光污染的钠蒸气天空下。


光环境整治迫在眉睫,光污染问题错综复杂。因此行动需要态度,需要策略。在芝加哥城市光环境治理中,不同群体互相合作,共同行动。就解决问题的直接性而言,通常情况下政府的影响力高于NGO、设计师及艺术家等群体。相对的,艺术家更多反思和批判社会现象,设计师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建设他们眼中的未来——“下一代的工作场所”,在有限程度上进行设计尝试。因此,政府决策变得尤为重要,决策前后都应主动了解社会现存问题,而非仅靠猜测和预想。


▲“Sensing chan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151 N Franklin | next-generation workplace


“Sensing change”

从破旧的混凝土车库到照明轻巧的装置


——建筑物的所有者委托ESI Design创造数字体验,将建筑物定位为“下一代工作场所”;在繁忙的城市空间中的热情绿洲。ESI在混凝土丛林中创造了一个宁静的时刻,这个时刻从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中汲取了灵感。


——实时墙模式可动态创建受当地天气数据影响的动画。该模式具有三种不同的天气状态:多云,晴天,降水。风速充当破坏层,在其他天气状态之上发挥作用。颜色和动画会实时响应实时天气数据源。通过将不同的色调和样式进行配对,可以创建200多种排列,从而确保网格的外观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保持新鲜和有趣。


——抽象的光图案的灵感来自沉淀感,水流经叶脉,阳光射线以及氧气流入和流出大气的过程。纹理化的LED盒子-轻型安装将支持墙壁上茂密的常春藤生长。格子和藤蔓将共同创造出独特的技术与自然并存;结果,该设计是有机的和沉思的,让人联想起穿过树木的斑驳的光线。


——结果是在混凝土丛林中获得和平与反思的体验,并从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中汲取了灵感。


——设计师对于“光与城市的思考”,认为光更多是自然的化身,借用温度、风向、天气等媒介对城市进行一定的影响,反之,“感性变化”轻质装置的诞生也是城市的一种写照。

▲轻型格子上播放的两种媒体模式:“生活墙”&“特殊事件”

生活墙模式根据实时天气数据源创建动画和图案。这种可生成的内容确保了网格的外观每次都保持新鲜和不同。特殊事件模式允许建筑物管理人员为当地和国家的节假日和庆祝活动编程网格。建筑物提供了社区与社区联结的机会。从建筑物的高层和下方的街道都可以看到轻艺术的装置,为员工和公众提供了空间。


对芝加哥光环境污染的案例研究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一方面,光是我们视觉探知世界的始源,是城市的“本与末”;另一方面,光还是城市事件的视界,这种灵媒物使我们拥有了充实与安定感。我们认为未来城市光能源的发展,需要遵循“减法”的理念,每一缕光的使用都应该被量化;在这之前还要重新定义光能源使用的尺度,平衡城市各个群体的利益(包括鸟类等生物),改善城市光污染的现状。



通过这次课的总结,我们也摸索到了小组合作的方法,以及案例搜索的脉络和分析的思考方式。在组队分工中,我们更注意前期探讨、协调及后期分工、合作。在全组确定了主旨和思考脉络后,进行案例的广泛搜索和分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进行拉网式的搜索。在关键词筛选中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确定小组最终选题。



03

【第三组】光与形体的关系

——必须性与协调性


汇报成员:陆亚军、朱璞乾、张雄圣


通过雕塑联系到建筑,夜晚的建筑呈现很大一部分依靠夜间灯光。物体需要光,但现状是夜景灯光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建筑,并造成了严重的光污染。我们经过查阅与调研,得知各种不同程度的光污染,以及城市夜景灯光存在滥用、单一性等问题,发现光在空间中合理运用的重要性。


在黑夜的背景下,从物体联系到建筑,光如空气、水、食物一样是必需品。经分析国内夜景灯光照明的情况,我们发现灯光滥用的情况较为严重。通过实例以及光污染现象,我们试图阐述从光短缺到光污染的转变进程。

▲罗丹:光与形体的必须性与协调性
必须性:光与形体  ( 轮廓与空间 )
协调性:固定光源与散光(层次感)

左:布德尔在工作室内的《珀涅罗珀》雕像前  1916

右:罗丹雕塑《沉思》罗丹  186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光与城市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光与形体的关系。罗丹在《雕塑论》中谈及他使用蜡烛照向雕塑的凹凸表面来检查雕塑形体,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关于光与形体的信息:一是必需性,二是协调性。



▲光与形体的关系:对于层次的把握

《皮埃尔•德•韦桑特的英雄头像,加莱义民之一》

罗丹    188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必须性即光与形体的关系,有光才能判断形体的轮廓与空间;协调性即在固定光源或者户外动态光的前提下,雕塑要进行材料与表面肌理的考究,保证光源与形体之间和谐的视觉效果。当大型雕塑置于城市空间时,雕塑家就要从材质和肌理等方面去考量雕塑在白天自然光和夜晚布景光下所呈现的效果差异。


▲传统建筑与照明设计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左:江西赣州 军门楼

右:陕西西安    钟 楼


而城市里的建筑,也犹如一件巨大的雕塑作品,每当夜幕降临,灯光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建筑形态。例如外滩建筑,灯光师选择呈现临街一面的建筑轮廓,弱化了几栋不对称形体的建筑,整体视觉效果相当协调震撼。外滩对面现代化的建筑群,五光十色的灯光非常抢眼,但却减弱了夜景的可读性,令许多个性化建筑黯然失色。


▲都市夜景照明的滥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济南大明湖春节期间夜景

左下:甘肃省静宁县中街夜景

右下:山东烟台暖山国际城小区夜景


这三组图是分别来自深圳、厦门、青岛城市中心的夜景。信息化飞速发展给城市不一样的呈现,现在的城市灯大多使用LED屏,他们在城市中不仅格外闪烁而且用处很广。


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这三个地方的城市光并没有什么区别,单一、雷同,并没有展现各自城市本身的面貌。当然这样的城市光是建立在一些大事件背景下发展而成的,但城市光不论服务于政府还是居民都应独具特色,而不是统一化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城市中的街道、公园等场所的光污染也非常严重,树上的夜景挂灯对鸟类昆虫皆产生了不利影响。




04

【第四组】GAME ON


汇报成员:袁佳、霍佳钰 展招举 庞玉婷



“万家灯火”、“不夜城”在人们心中,便是城市的象征,暮色弥漫之际,城市的街道华灯初上,流光溢彩,与乡村点点星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向前追溯至19世纪末期的欧洲艺术中心巴黎,经历了18、19世纪的变革与积累,科学、文化、艺术氛围浓厚,这些社会文化发展背后众多推手中的一个因素便是城市公共场所灯光的设立。


城市设计师豪斯曼(George E. Haussman)广泛使用路灯,巴黎成为了不夜城,夜晚出行的便利催生了丰富的夜生活,工作之后闲暇的夜生活催生文化的生发。从某种程度上说,灯是城市文明的见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提到城市灯光,霓虹灯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1998年,科学家第一次分离出氖气(neon),十年后乔治·克劳德(Georges Claude)设计出内部充盈氖气、通电即可发光的玻璃霓虹灯,霓虹灯的第一次亮相,人们便被其令人眼花缭乱的未来感所吸引,随后迅速在世界上传播开来。


▲霓虹灯实验  1926 乔治·克劳德( Georges Claude)


在香港,霓虹灯成为这座城市的视觉标签,从字体、图像的的设计,再到制作安装,形成了完整的商业流程,“香港繁荣靠设计”的说法,讲的便是香港街道上绚烂的霓虹灯。


我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霓虹灯设计:1.物理属性:霓虹灯华丽暧昧的颜色不足以满足室内照明的需求,但可作为视觉信息传递的载体,其符号和语言都成为了现代城市的缩影。2.社会属性:霓虹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度成为城市繁荣与享乐的象征,成为了消费主义的完美见证。3.潜在隐喻:随着城市变迁与霓虹灯的衰退,城郊众多风月场所的泛滥使用,给霓虹灯引来低俗装饰的败名,其隐喻性也经常运用在影视剧创作的视觉语言中。


▲典型街景所彰显的霓虹灯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及隐喻

霓虹灯的亮度注定其更适合作为标识,而非室内照明。其简明的信息与华丽的装饰性相得益彰。酒吧、KTV等娱乐场所霓虹招摇,以魅惑的光芒诱惑着寻找精神刺激的路人,逐渐与市区衰败联系起来,成为众矢之的。


回看这100年间,城市之光历经种种变迁与发展,现今霓虹灯已不再斑斓多彩,对于一些城市,它的消退意味着城市记忆的丢失。随着技术发展,LED逐渐取代霓虹灯,以一种非常强势直接的姿态侵入城市的大街小巷。

“当我们听到霓虹灯这个词时,一个图像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光、颜色、符号和玻璃的组合。这个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它带有一种氛围。它所讲述的是......城市的本质, 20 世纪夜晚的诗歌。”


——路易斯·德·米兰达(Luis De Miranda)《存在与霓虹》


一个时代终结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新技术展现了缤纷的色彩、极其丰富的视觉图像信息、层次丰富的室内外照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之光运用和规划的许多问题。光污染,便是大家经常拿出来讨论的话题。


光污染的表现形式分类多种多样,人工光源是城市夜景当中光污染的源头,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只要在夜间城市当中受到人工光源所照到的地方,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光所带来的污染。城市是受到光污染的主要区域,尤其是在熙熙攘攘的繁华夜市,人口流动量较大,各种社会活动频繁复杂,人们在这种环境中是最大的受害者。但是在业界看来具体划分也是各有分歧,存在各种不同的认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接下来将从两个方向出发,即影响生物体正常生活、妨碍城市夜景环境美好感受两个方向来重点阐释七种光污染形式。




▲七种常见的光污染形式


频闪污染、眩光污染、色彩误导、光亮误导、光亮误导、视单调、光色失衡,这是几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污染形式,我们每天都会受到这些污染的极大影响,但却难以察觉。欣赏绚丽夜景的同时,也承受着光所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它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心理和精神造成创伤。


由此,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公共光照明环境?


我们从公共艺术的一个视角切入,发现运用互动的景观装置更容易营造场所环境,激发公众的参与性。那么这种公众参与的公共精神将会反作用于公共环境,使场所更具有公共化的属性。后面将基于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照明设计典型案例的分析,来理解我们所认为的公共光照明环境。


▲(一)西班牙  特鲁埃尔广场照明设计

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触感,利用地面的灯光提高并展示了空间配置的角度、方向,增强了水平地面的差异。通过软件的操作,地表的LED灯光可以展示不同的图案变化,成为广场上动态照明系统。其灯管的走向模拟水流,而在拐点上,正好坐落着Torico喷泉。广场整体照明因此也有传统的垂直照明系统,改为水平照明。根据节日或者大型活动的主题,广场上整个照明系统都可以改变强度和频率,以及地表的LED颜色,创造更好的视觉效果。


第一个项目是位于西班牙的特鲁埃尔广场,通过铺装和灯光的结合来突出整个广场的一个百年历史。凹陷的触感以及现代化的地面灯光,配合具有方向性的线性图案,使整个空间都具有一种明确的指向性。尤其在节日庆典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光的变化,渲染整个气氛,那么这个公共光照明环境就是一种媒介,用来表达氛围。


第二个项目是一个交互的公共艺术装置,主体结构是一个分层堆叠起来的多孔金属结构,通过多彩的灯光和烟雾效果,吸引观众和市民的注意力,目的是为了吸引大学城的人流。艺术家以水循环中水如何蒸发和离散的过程为灵感,让水汽在通过层层扣起的金属表面时物理蒸发为雾气。在夜晚,装置内部的LED灯光会亮起。在水雾中晕开的光圈,像是在广场上撕裂了异世界的入口一样。市民游客们在烟雾里穿梭,与光影互动,让广场变成一个新的社区集合和休闲娱乐之地。


▲(二)西城广场交互公共艺术装置


第三个项目是一种新型的灯光装置。位于阿姆斯特丹博物馆门口的广场,它运用光将整个空间变成一种“梦景”,通过LED技术、软件和透镜的结合,模拟了海平面逐渐上升至何高度才可以淹没整个荷兰,由此唤醒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一种意识。


▲(三)Waterlicht——沉入蓝色海底的城市记忆

Waterlicht(“水灯”)是一种新的灯光装置,已经暂时将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改变为一种“梦景”,表达了力量,诗歌,水。这是一个有变幻的形状和液体运动的作品,也有一个非常实际的目的:像一场虚拟的洪水,灯光的水平高度提示了多高的水可以淹没荷兰,让荷兰部分消失人迹。安装工程告诉了我们创新如何在工程中实现,这是嵌入在荷兰景观的“DNA“堤坝之中的,这种基因已经“几乎被人遗忘了”。国家之于海洋的力量的脆弱性在这种城市干预的体验中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表达。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场所光环境的实现,应该思考怎么能更好的将所表达的信息有效的传递给受众者。通过知觉感受引发感知共鸣,这就是光的力量。同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作出不同的反映,解释了我们需要怎样的公共光照明环境。


光点亮我们的视觉,文字让人类的智慧积淀。


▲霓虹艺术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威尔士艺术家 Cerith Wyn Evans 霓虹灯系列雕塑  Pirelli Hangarbicca   米兰

(左下)James Turrell:Bridget's Bardo (Ganzfeld)  2006

(右下)Tracey Emin:PEOPLE LIKE YOU NEED TO FUCK PEOPLE LIKE ME  2007


创世之初,上帝创造光。16世纪,印刷术使文字传播。20世纪,人造光源点亮暗夜,让文字发光。科技之物就像柴草,在经济的驱使下会迅速反应,不等谁反应过来,已经熊熊燃烧起来,创造新的世界图景。城市的暗夜,光即是图像,文字亦是图像,发光的图像和文字构成这个时代的黑夜景观。人们或者追随科技的绚丽或者怀着燃烧的记忆以及现实中早已改变了的过去对于未来的幻想,用艺术的方式声讨、述说或是建立自己理想景观。



05

【第五组】Urban Night Lighting

汇报成员:张铭  刘钟木


目前围绕都市夜间照明的研究多聚焦于技术革新与实践案例分析,结合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夜间经济的发展使得都市的夜晚开始变得耀眼,杂乱无序、技术堆砌的灯光使得都市光污染愈加严重,对人、动物、植物甚至是微生物都造成了威胁。


良好的夜间照明对于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都市在发展夜间经济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夜间照明的规划设计,避免盲目生搬硬套,缺乏城市特色,耗费高、没创意的都市照明。


▲ “地球夜光”  《Science Advances》Fabio Falchi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往往也有严重的光污染(颜色越深,光污染越高)。生活在充满了光污染的“不夜城",过度的照明,使人与生物圈的夜间环境受到干扰和破坏。超过1/3的全球人口、60%的欧洲人和80%的美国人看不见银河。


▲地球光污染


人工白昼是造成光污染的原因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夜幕降临后,过亮的灯、霓虹灯、弧光灯等夜间强光照明通过视觉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


▲“国际暗空场所"计划


“国际暗空场所"计划

(International Dark-Sky Places,IDSP)


为强化社会大众对光害的重视,IDA发布了名为“国际暗空场所"(International Dark-Sky Places,IDSP)的计划,对成功保护暗空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区域给予官方认证,并对其夜空的质量做划分。


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是世界上第一所被IDA认证的国际暗夜公园NamiRand Nature Reserve,成为首个被IDA列为"达到黄金级别暗夜观测水平”的区域。全球已有27个国家、213个公园或区域被认证为国际暗夜保护地。



▲Dark-Sky Project  “暗空计划”部分内容


例如北京故宫前一段时间的灯光秀就饱受争议,强烈的射光灯被人们吐槽为“酒吧现场”。这种对人造成的不舒适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布灯和灯具配光的不合理而导致:一方面关系到布灯的方式和数量,另一方面与灯具的光束角和出光方向有关。同时,单调的“炫技”、缺乏文化融入也是它们不能引起民众共鸣的原因之一。


国外有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于光的应用都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研究:光雕塑方面有著名纪录片导演Louie Psihoyos(《海豚湾》导演)在帝国大厦发起的灯光秀,伴随着《One Candle》这首歌,雪豹、狮子、蛇、鹰等被人类猎杀至濒危的动物形象在8分钟内一一出现在帝国大厦外墙,投影之下,帝国大厦仿佛成了这些被猎杀的动物的“墓碑”,也成了一部警醒大家关注与保护濒危动物的《警示录》。


▲2015年8月1日帝国大厦灯光秀 Louie Psihoyos

《Racing Extinction》(《与灭绝赛跑》)宣传

灯光秀发起人是Louie Psihoyos,美国摄影师,著名纪录片导演,就职于《国家地理》杂志。他还是一名潜水员,热衷水下拍摄。Louie Psihoyos于2009年推出了他导演的第一部纪录片《海豚湾》,描述了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的行为,该片获得201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此外还有自19世纪起,为庆祝圣母玛利亚镀金铜像落成,里昂政府开始举办灯光节,并于20世纪起与城市设计师、艺术家共同推动这项城市活动。城市设计者将光源的变化与城市的历史建筑、重要街道、山脉河流融为一体,把城市特色建筑作为光影作品的核心。在一次灯光节中,还出现了以中国为主题的灯光秀,将灯笼、剪纸、皮影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别具特色的光影体验,对中国的夜景照明和主题灯光活动具有借鉴意义。


▲里昂灯光节作品


里昂灯光节

——每年12月8日在此举办的为期4天的灯光盛会能够吸引超过400万的游客,投资回报率达到28.6%,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


——1989年,里昂市政府向艺术家发起招标,让灯光节成了一项由公众参与设计的大型国际艺术活动;


——2002年里昂成立国际照明城市协会,集合国际灯光领域的专家教授,将灯光作为一种持续性城市发展的工具;


——2004年,里昂市政府再次完善城市灯光规划,提出灯光节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而应将城市的河流、街道、山丘等都纳入灯光节展示的区域空间中,让灯光成为里昂的秀场,当代艺术家利用光影在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的创意之地。


——灯光节中的中国角将灯笼、剪纸、皮影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别具特色的光影体验。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地区的夜景照明情况,我们前往王府井商业街调研。作为北京的文化名片,其对标街区是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然而其实际照明情况并不理想,除了存在眩光严重、灯具破损、建筑立面冷暖光混乱等问题外,许多商业建筑甚至没有夜间照明,几乎在暗夜中“隐形”。


▲王府井调研街景实拍    张铭 刘钟木


我们用照度仪等仪器对部分沿街建筑进行照度、色温等测量,发现其夜间的照明规划不完善、LED和牌匾亮度过高、布灯和灯具配光不合理、眩光严重等问题。反观上海外滩沿河道区域建筑立面的灯光规划:色温统一,洗墙光高度、照度适宜。人们在夜间散步时能够放松身心,受强光的影响也较小。


▲王府井大街实地调研数据统计表

(仅测量建筑立面辉光亮度)


▲调研场所:王府中环;新燕莎;工美大厦 。张铭 刘钟木  提供


部分调研数据及简评:

(1)王府中环顶部投灯(左上)——亮度:94.82  cd/m²;色温:2350k。简评:整体灯光效果较好。

(2)工美大厦顶部(左下)——亮度:95.09  cd/m²;色温:1979k。简评:缺乏整体的照明规划,立面几乎无照明;灯箱、显示屏老旧且亮度高;灯具老化严重。

(3)新燕莎顶部、下部、底部眩光(右上、右下)——亮度:24.14、44.85、1644  cd/m²;色温:1911、1706、2747k。简评:建筑立面灯光投射高度不足;商铺入口照明不突出,灯具眩光严重;部分灯具损坏。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需要在都市夜景照明方面设立专职管理部门,从而避免管理和实施漏洞;对常态化、临时性都市夜景照明作出分区、分类、分级响应;照明专项规划需要结合城市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保证科学理性的设计;结合现代科技和生态、智慧理念,利用设计语言去表达区域文化特色。



——2020秋季学期“景观形态研究”选课学生全体




关于课程——“景观形态研究”


苏丹教授的景观形态研究是一门以理论讲述和经典案例分析为主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的内容一方面讲授构成景观“形体”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介绍它们在景观形体上的表现方式以及形态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包括景观的功能、景观的结构等方面内容。


另一方面侧重讲授形成景观“形态”诸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强调“形”和“态”之间的本质差异。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形态”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形”的客观性、物理性介绍,结合景观“态”的主观性、心理性的分析研究,以拓展和深入学生对景观外在形态的判断,从而为设计蓄力阶段的分析和景观主体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感 谢

2020秋季学期“景观形态研究”

选课学生全体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