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云知光论坛上,张昕老师在建筑照明一体化分论坛的圆桌讨论后对我们说,这么有价值的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这场论坛,后续也应该整理成文让更多的人看到,以引起更多的思考和启发。我们犹如被一语惊醒梦中人!

其实,也不单单是张昕老师说的这场分论坛对话,每一届的云知光论坛,都致力于“跨界”和“连接”,邀请了众多照明产业链及其链接的相关行业代表,从多个维度分享前沿的经验和认知,而其中很多内容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适用。

所以本期刊物我们精选了其中一部分发言,整理成册,希望借由这些嘉宾的分享和探讨,大家能以更加宏观的角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光”在其他领域的需求和作用,在产业融合和跨界的现在,寻找商业精准诉求点,满足产业发展新要求,更好地用光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是改善人的健康。

下面事不宜迟,抢先看看本期刊物有什么内容!

1


拒绝“油腻”的封面人物

本期专题我们专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副教授 张昕对于张昕老师我们最为熟知的应该就是他的教师身份了,然而,通过本次专访,我们了解到他的教师身份其实不只有教学一件事,而是要同时兼顾教学、研究和设计三件事。

自2005年博士毕业留在清华大学任教后,张昕老师就不仅完成了故宫倦勤斋、广州亚运会、奥运中心区等的光环境设计研究,还参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光环境保护》《太阳光导入器提供北京地下空间照明的建筑光学关键技术》、《美术馆光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等国家重点专项课题的研究。

而在照明设计上,张昕老师不仅提出过如暗设计、建筑光实验,以及“拒绝油腻、多走弯路”等诸多经典理论,他的实践成果也十分丰富,像是微课堂此前就报道过的获得第45届 IES 特别提名奖的上坪古村项目,获得第36届 IALD 照明设计奖卓越奖的松阳石门廊桥项目等等。在本次专访中,张昕老师也向我们分享了多年来做照明项目背后的设计心得,如果你错过就损失大了

2


浓缩的论坛“精华

本期刊物我们精选了第四届云知光论坛的部分精彩发言,比如国际知名照明设计公司Licht Kunst Licht (简称LKL)的创始人 Andreas Schulz ,以LKL设计团队汇丰银行地下员工餐厅改造、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大楼等案例为例,讲解他们在项目背后是怎么实践人本照明的。


比如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及设计总监 吕达文就讲解了他是如何通过艺术、人文、生态、科技四大要素,对光和空间进行衔接和改造的。


还有 GD-Lighting 大观国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 王彦智通过深圳卓越前海壹号、深圳龙岗创投大厦等获奖项目,提出对于建筑照明一体化的见解光石普罗设计合伙人李辉独到的避世酒店照明设计心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 蔡建奇团队面向人体健康的光生物研究及应用报告等等干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


照明人的“魔幻2020”

此外,虽然2020年已接近尾声,然而开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我们的影响依旧深刻。“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它的“魔幻”放在全球大背景下,似乎很宏大很抽象,但是放在具体的每个人身上,它的影响想必是具体而又深刻的,因此我们收集2020年上半年发生在照明行业的真实故事和真实感受,带你揭开“魔幻2020影响的一角。

所以本期专题也专门设置了一个栏目记录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还邀请了照明企业代表和照明设计师等12位代表,来分享他们对行业形势的分析和应对之策。


号外



下面划重点!!来第五届云知光论坛现场就能免费领取这本新鲜出炉的杂志啦~(PS:往期的刊物也能领取,满足你的收藏癖

今年的云知光论坛,依然坚持走在跨界的路上,邀请了智能家居、建筑、酒店、文旅照明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设计名师和企业高管,深入探讨「商业·光」「文化·光」「智能·光」「建筑·光」四大主题,众多干货内容,错过就太亏了吧,11月7-8日,广州奥园喜来登酒店,我们就约定你咯~

PS:还未订阅的读者,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订阅哦~



刊物订阅方式:

1、淘宝搜索“云知光学堂”或“云知光”店铺,进店选购,即可完成订阅。


2、添加订阅客服“小云”的微信好友,索取订阅单。


云知光-小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