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港建筑师吕达文曾这样解释“流动的空间”:人的位置是不停移动变化的,因此建筑师需要思考前一个空间和后一个空间的衔接和融合。光,是建筑师常用的一种空间衔接手段,也是改造一个空间的重要“涂料”。


吕达文于2007年创办了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简称AG汇创),从公司成立至今,他已带领 AG 团队荣获多项国际权威设计大奖,其中包括德国 iF 设计大奖、美国 IDA 国际设计金奖、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国际设计铂金奖、香港建筑师学会大奖等。


从深圳书城龙华城、深圳龙华档案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到宝安中心区滨海廊桥地下商业中心、香港飞机场的“天空之城”项目,从艺术、人文、生态到科技,吕达文在项目实践中对于公共空间的理解愈加深刻,对于光在不同空间的应用也颇有心得。


关于光对空间的融合作用,他在第四届云知光论坛上的分享定会让你豁然开朗。☟



吕达文(中国香港)

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及设计总监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能源及环境设计领导」认可专业人士 (LEED®AP)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 硕士



艺术:光是空间的灵魂,是空间的精神构筑

当今,建筑照明一体化理念深入人心,但我认为我们在思考照明的时候应从建筑、自然光、照明一体化这三个维度出发。


建筑不可能没有光,那么建筑可不可以没有照明呢?其实还真有一些建筑是可以没有照明。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既然建筑没有照明可以成立,那么我们把照明设计进去了,就要更好地发挥好照明的作用。


光是空间的灵魂,空间是建筑的实质。在不同的空间中,光有着不同的融合效果。


在未来,我希望每一位灯光或照明设计师在设计任何空间时,先思考好该空间周围的环境能给予人们什么样的光与建筑灵魂。


光是从哪里来?光所能体现的自然环境资源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方向,也是建筑中较为重要的灵魂来源。

弃固定思维模式,空间跨界将艺术日常化

在设计空间的时候,设计师有时候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这个空间如何,空间里面的照明如何?


其实,我们在设计空间时,需跳出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因为人的位置是不停地在移动变化,更多的时候我们需从各个空间出发去思考前一个空间和后一个空间的跨界融合。


即艺术空间可以变成一个流动性的空间,和周边的建筑环境跨界融合起来,给人们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立体的、整体连贯性的体验空间设计。


▲香港中文大学艺文阁鸟瞰图


因此,我们不妨大胆地在艺术馆的设计中,把教育空间和展览空间融合设计,将其变成人们生活日常化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艺术馆在生活中并不是随处可见的,那如果将其设计在人们每天上学或活动的路线里,就有着别具一格的感觉,这样不仅让学生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原创艺术作品,还可以促进艺术创作、教学和学习等工作的进行。


▲香港中文大学艺文阁:展览空间&教学空间


那么从跨界的角度出发,在空间的功能设计上是否能有不同的融合和突破?因为无论是对光的表达,还是对建筑空间的表达,都会随着设计师的思考而产生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或感情。


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会把光分为室内室外两种光的需求。但实际上人们对光体验的舒适要求没有室内室外之分,并不能因为空间的改变而中断人们的体验。因此,我们会以自由空间的方式来延展人们跨空间的体验感。


▲香港中文大学艺文阁:红色区域为自由空间的设计范围


自由空间是相对于专业空间的概念,它是指设计一个学生们去课堂时必经的功能路径,这个功能路径可以让每位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到艺术作品,它能潜移默化地让人们感受到光与建筑环境就在他们身边。


自由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咖啡厅、艺术家工作室、工作空间和开放式活动的多功能平台。


▲香港中文大学艺文阁:自由空间效果图


对于这样的跨空间设计,我们预先通过立体模型进行了整个体验环境的模拟,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空间里面进行互动,甚至作为不是艺术科的人也可以互动。


在促进了非正式的互动、展示和交流活动的同时也承载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之间意想不到的相遇。


▲香港中文大学艺文阁:实体模拟图


当然,长时间在一个光环境里,人的眼睛是需要调整休息的,我们希望人们可以走出外面感受一下每天室温的环境变化,这样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也能起到一个自然的调整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艺文阁

人文:公共空间的光设计与营造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诉求也日益强烈。


但,在建设中也暴露出许多重大问题,如公共空间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与使用者的关系,缺少人情味,忽略绿色环境的塑造,缺少文化地域特色等。


下面我主要从两个案例出发,讲述公共空间的光设计与营造,一个是湖南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另一个是宝安中心区滨海廊桥地下商业。


1、城市之光舞台:湖南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


该项目位于常德市,系桃花源记的发源地,现已投入使用。对该艺术中心来说,我们以“城市的光舞台”作为我们的提案,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大环境的原因右岸的沿江南面旁边一百万平米的棚户都要拆迁重新规划。老城即将消失,新城势必崛起,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新的城市、新环境的建筑。


▲右岸沿江南面旁边的棚户卫星图


而右岸中心是这个区域第一个新建的建筑,因此它将会成为新建筑的参考,所以我们在设计中非常注重与人文历史的相结合。


城市光之舞台: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多元艺术空间的互通与渗透,替代传统“白立方”单一的艺术空间模式


为了给新城市注入“人文历史”的元素,就意味着要留住老城区的部分“记忆”。


我们和中央美院合作,把一些拆迁材料变成了艺术品,其中就有把门牌做成小船,寓意为一艘开往人们心中桃花源的船;把砖块延展为一些有趣的家具;另外当地学生也设计了一些作品,作为我们展示内容的一部分。


▲门牌小船


而在光线的处理上,我们想要把阳光的漫射光与人工光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建筑的外立面,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光媒体。


右岸文化艺术中心的外立面肌理启发于棚户的瓦片屋顶,我们把它设计延伸为一个有光影,有质感的记忆场所。


我们可以将外立面的模组变成一种带有漫反射以及不同结构体系的模组,而它们有着不同的大小比例,无论白天抑或黑夜,在人逐渐走近建筑的过程中,表面都在进行着微妙而有趣的虚实变化,形成步移景异,波光粼粼的视觉效果。


▲湖南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外立面设计


其次,光是人们所向往的,是空间的灵魂,而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就是场所,可以由多元的建筑空间呈现出来。


如果说当这些公共社交空间在逐渐消失时,我们可以通过光,空间建筑将它重建起来,设计出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去交流、去社交的场所空间。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设计提案——一个没有“墙体”的垂直艺术中心,一个立体桃花源。


当人们走进这个四层高,面积5000平米的艺术中心时,他们能观赏到每一层的空中花园,每一层的建筑空间都渗透着自然环境,所以它既是当地的艺术中心,也是常德人民心中的“桃花源”。


▲湖南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分析图


艺术中心的设计起点源于老百姓对常德的情怀与追求,这个艺术中心具备着更多的公共性、灵活性和参与性,不应局限传统认知中封闭、固态静止的美术馆模式。


它不单是成功艺术家呈现辉煌的圣殿,更是激发老百姓、艺术家及艺术作品之间互动交流的公共场所。


▲旧公共空间变为新的没有“墙体”的公共艺术中心


在设计公共空间时,我们除了要考虑室内的光本身发挥的作用,还要考虑建筑的光是否能对这个城市发挥着其他的作用。


因此,我们利用设计与光的投射原理,让人们能在一百米外就可以看到该艺术中心里面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外最光的地方,其实是建筑里最黑的地方,它是一个黑盒子(多功能表演场所,会议室,展览空间)。


▲湖南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黑盒子”的外部(左)与内部图(右)


此外,我们特意在四楼设计了一个空中四合院的图书馆,目的是当我们在上面看书的时候,读者可以从中间走出来直观体验到自然的光环境;孩子也能看到城市每天的演变。


每一个空间,从左手边到右手边一直都是无缝连接的光体验,每个空间里面也都可以看到空中桃花源的庭院。


▲湖南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四合院图书馆


2、公共文化之光:宝安中心区滨海廊桥地下商业空间


宝安滨海廊桥的公共空间总长1.5 km,北起体育场,东连图书馆,南至滨海文化公园,终点为海边,该项目将成为宝安中心区重要的城市生态骨架。


▲宝安滨海廊桥白天与夜晚的鸟瞰图(夜景通过重点光来设计呈现)


那么,面对这1.5km的公共空间,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该如何对空间进行定位,以防迷失呢?


对此,我们希望通过人工光、自然光以及多媒体将宝安中心区的地下空间与地面、桥面串联,形成立体交错的城市体验,并激发出城市的活力。


▲宝安滨海廊桥地下空间、地面与桥面结构设计图


光不但能提供安全感,还能提供整个空间层次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城市里面设置通道,利用光环境来引导人们实现空间的定位。


大家普遍看到天花和墙面是通过建筑语言把它融为一体,而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则希望通过间接照明的策略来消解墙、天花与地面的分界,把一种优雅的空间表达出来,使人们在快节奏的大城市里可以慢下来。


▲天花强调其中一组特色光,在不同的地块有不同的体现


对于户外空间,我们也希望能将其与景观雕塑设计艺术、人的精神面貌以及自然面貌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不同的文化休闲空间。



想直观了解更多照明设计的信息吗?

11月07日-08日,来广州,参加2020年第五届云知光论坛吧!

重磅分享嘉宾、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行业观点等你来看哦~参与进来就是最好的开始赶紧扫码报名吧


版权声

文章作者:吕达文

编辑整理:课堂君

资料、图片来源:第四届云知光论坛-建筑照明一体化分论坛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云知光微课堂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处理。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