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手记:

去年第46届IES奖公布后,小编就被一个靓丽的身影深深吸引住(花痴.JPG),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这位“获IES奖最年轻的中国女性照明设计师”——江怡辰

江怡辰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环境设计系副主任、讲师

Licht Kunst Licht AG 中国区代表、照明设计师


2014年从中国传媒大学照明艺术专业本科毕业后,江怡辰前往德国维斯马大学学习,毕业后进入知名照明设计公司 Licht Kunst Licht(以下简称LKL)工作。2017年,她以海外优秀人才引进的身份正式入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环境设计系,成为了一名教师。

▲江怡辰作为Licht Kunst Licht主创设计之一完成的深圳湾壹号光环境设计项目,获得了第46届IES国际照明设计奖,图片©深圳鹏瑞集团。
回国后她深度参与了深圳湾壹号项目,作为设计团队里唯一的中国人,除了设计工作之外,还需要负责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她认为:“双方在设计理念和工作模式上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若处理不好会非常影响项目进程和最终的效果实现。我很庆幸自己的留学经历和国际视野能在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
在这次《eLicht云知光:德国制造与设计》专刊的专访中,她分享了自己在德学习工作的经历和收获,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德两国照明设计教育的看法,以下为专访全文。戳蓝字《德国工业设计能称极品的不如意大利多?我们对德国制造有哪些误解?回顾上一期章道波专访。

Q1
在德国和工作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江怡辰:在德国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于我受益良多。专业上的收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与技术上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关于德国设计精神的理解与领悟,而后者对我影响颇大。


要非说最大的一个收获,我想应该是对工匠精神的执着。灯光设计于我而言,从来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推理演算,而是把想法与理念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过程。


▲图源:unsplash


在课堂上,教授会因为某个学生提案中的一个局部构思和全班讨论一整节课分析如何将其变为可行性方案;在工作中,同事们也会不厌其烦的亲手制作实体模型去验证前期预想的光线效果。


在我生活的德国环境中,人们珍视时间、注重效率,但速度绝对不是第一目的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对细节的刨根问底,工匠精神长久地鼓励着、也帮助着我们做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作品。



Q2
在德国维斯马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课程让您印象最深刻?您觉得德国的照明设计教育有什么特别值得国内借鉴学习的地方?


江怡辰: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学期, 要求做出《Light and Sustainability》和《Light and Technology》的研究报告。题目不限,内容不限,形式不限。(莫非这就是教育界的freestyle?!)


教授给了我们最大程度的自由,希望我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发现有趣的课题,尝试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掘。


它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实习期间一个项目中所遇到的一个具体的问题,由此展开的深入思考;也有可能是在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时了解到的一项前沿技术等等。


▲江怡辰在 Neuruppin 设计团队时的合影,图源:中国传媒大学公众号


教授会指导你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但方向是自己定,研究是自己做。一开始拿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其实会比限定内容与要求的课题困难,往往一筹莫展。


但正是这样的题目,让大家注意实践中的每一个细节,养成思考与探究的习惯。学生被给予最大的自由度,只提供方法论层面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方向,学会如何自我学习,这样的训练在国内的教育中是缺少的。


在实际的照明实践中,通常也不会有标准答案和对错,设计师往往是不断地自我发现问题或是设定目标,然后找到解决方案,在反复的自我验证与实践中打磨作品。



Q3
国内照明行业这些年非常热闹,拥有各种研讨交流活动和众多的项目实践机会,相比而言,德国照明行业是什么样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学校,在德国还有哪些学习的渠道?

江怡辰:德国的照明行业拥有相对比较成熟的体系。除了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的设计峰会和工作坊之外,从高校教育到科学研究,从在行业第一线实践的照明设计事务所到第三方评价机构,总体而言处在一个有序的、平稳的、向前发展的状态。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最好的平台。校不是象牙塔,除了有高质量的课程外,还会经常请到业内专家前来共同指导长期课题,也会有推荐实习的机会。所以学生一般都会充分通过学校这一强大平台,多方面学习,并逐渐与行业接轨。


另一方面,这些年来要感谢国内大力度媒体宣传,以及越来越多的优秀设计师带来好的作品,中国照明行业的影响力不仅在国内,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Q4
在去德国之前,对德国的印象是怎样的?在德国三年后,对德国有了哪些新认知?

江怡辰:说实话去德国前对德国这个国家并没有很多的了解,完全是冲着学校在业内的声誉与教学水平去的。


现在回忆起去之前对德国的印象,应该就是严谨、自动化、时间观念强等。在德国生活后,发现之前对德国的印象基本还是符合的,普遍确实是非常的严谨和守时。


但我想说的是,在你真正生活在一座城市后,你会发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所以我不敢广而泛之地谈对德国的认识。


当然,也有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比如德国是一个很讲个人诚信的国家。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德国公共交通(包括火车)基本是不用上车/进站检票的,买票全凭自觉。


但是如果逃票被偶尔检票的工作人员发现,会有比较重的惩罚,而且会有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再比如,商店购买的商品,发现质量问题可以直接拿去店里要求更换,不会被要求提供很多的凭证和办理复杂的退换手续,主要也是靠诚信。


▲图源:unsplash



Q5
人们对德国设计与制造的印象,常常离不开“严谨”“精密”“高品质”“自动化等关键词。您认为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印象?”


江怡辰:正如我前面讲到的,我个人认为工匠精神是支撑德国制造与德国设计的精神力量。当然,雄厚的技术基础与经验,成熟的工业与设计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Q6
从维斯马大学到LKL,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有什么困难吗?期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吗?

江怡辰: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在学校遇到很好的导师和同学,教予我知识,帮助我适应德国生活,引导我接触社会和行业;在工作中也遇到很棒的领导和同事,在项目中充分地相信我,给予我自由地表达与实施的机会,也会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总的来说没有遇到太大的挫折。


我在 LKL 波恩公司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有“Mittagessen und Lernen”, 有点像午餐会的感觉,会有设备厂家/ 科研人员/ 建筑设计等行业人员来到我们公司,与我们分享他们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以及设计理念。大家共进午餐,交流行业最新动态。


这样一来,既省去了我们前往各个单位进行访问的时间,也让我们时刻了解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在与相关单位午餐会的时候,我们也会讨论到一些定制化信息,相关单位会通过我们反馈的实际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调整优化他们的产品,是很好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方式。


▲江怡辰与项目深圳湾壹号的合影,图源:中国传媒大学公众号


Q7
如果要用一个或者几个词来形容 LKL,您会用什么词?您觉得它的成功之处在哪?


江怡辰:LKL 是一群光的痴迷者,是把光的艺术带入自己生活中的一群人。我们欢乐,我们玩耍,我们是灯光设计师。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的话,我想是:专业与热爱。



Q8
现在的您既是LKL 的设计师,也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教师;既要做项目,更要做好教学工作。这两项事务各占多大的比重?对您来说,哪个事情更难一些,为什么?


江怡辰:我一直觉得教学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作为高校教师,我也在做一些科研项目。光环境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要长期活动在行业一线,只有亲自参与了项目,才有生动的经历可以分享给学生们。


光环境设计是我热爱的专业,设计师是我热爱的职业,而回归母校参与教育事业是我希望对国内照明行业的未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因此我希望尽可能的去平衡两者,做一名优秀的“斜杠青年”。


另外, 我任教也是受了 LKL  创始人Andreas Schulz 教授的影响,他本人常年坚持在德国高校任教,在与他平时的聊天中也常常讨论到照明行业的教育问题,因此在得知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励。


对于我来说,现阶段老师这个职业有更大的挑战。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份责任与情怀,需要时间与阅历的不断打磨,我也在为此不断努力着。


▲江怡辰指导学生设计作品参赛获奖,图源:中国传媒大学公众号



Q9
国内照明行业发展到现阶段,您认为德国照明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江怡辰:近些年,国内照明设备和技术迅速发展,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如火如荼,我个人认为,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在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光环境设计,是目前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德国的建筑照明设计整体还是比较“内敛”的,不求多,但求精。我们中国的传统国画讲究“留白”的艺术,也希望我们的夜景照明可以多一些“留黑”的艺术。



— END —

-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

作者:江怡辰

图片、资料来源:江怡辰、中国传媒大学公众号、Unsplash、《eLicht云知光》22期刊物

本文为云知光原创文章,独家首发,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需授权的公众号名字及微信号。

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