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4月10日,云知光首届网红直播大赛完美收官,在这次大赛中,多种主题演讲层出不穷,谈产品、聊趋势、分享跨界经历……

各位选手风格迥异,除了有风趣幽默,能玩起单口相声的选手,也有明明可以靠颜值,却硬靠犀利吐槽,撑起一片天的选手,甚至还有宣称“装逼的目的,就为了让逼装得更逼真点”的选手。

最后,经过校友会及大众评委的综合投票,校友梁绍根获得了第一名,庞晖获得第二名,彭维获得第三名,在此恭喜获奖的选手们。

虽然每人只有5分钟的表演时间,但是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今天我们节取了选手及3位评委老师的部分发言,看看在抖音直播中有哪些坑,而好的网红直播又会如何避坑?(P.S 想看完整版的,可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回看比赛

优点:条理清晰

改进点:内容较泛,信心不足

王纪男

Colour米十照明创始人

专注艺术类产品

销售生产18年

直播内容:酒店大堂艺术灯

我们跟甲方设计师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一个是空间,一个是风格,还有和基础照明的搭配协调。

艺术类灯具可以让空间更有艺术氛围,它属于软装的一部分,能让你的案子更出彩。

所以在这个板块,跟设计师沟通的时候肯定要注意工艺的沟通,还有前置,比如预埋、安装方式,实际上,对于艺术类产品,接单了后才是真正服务的开始,而不是说接单就算是结束了。

艺术类灯具很多时候要从甲方的想法出发,围绕客户的需求。很多时候展现出来的效果,也是由客户的需求点加上我们的方案推荐来综合实现的。而不是说我们想做成什么状态,或者一味的妥协。

我们横向纵向的信息量一定要很大,你关注的点除了基础照明、功能性照明以外,综合型的装饰类、软装类的东西,要了解透彻,才能做出好的案子

@张浩:从内容的组织来说,条理还是比较清晰。提个小建议,这一类的话题比较专业,没有接触过这类的人是没什么概念的,所以没有什么画面感,如何能有场景或者有一些画面配合,效果会更好。

第二个小建议,就是不管是直播,还是演讲、讲课,往往有突发状况发生,我建议不要在开场的时候告诉别人,类似于今天准备不是很充分这种的话。

既然你来了,首先要有自己的信心,而上来就说今天表演可能不太好,其实主动暴露了自己的缺陷。

@张欣:在直播的状况下,时间非常有限,如果你想让别人了解你的公司或你的能力,就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展现你能力,但是从刚才讲的部分,我没有了解到这部分的信息。

还有讲的内容很多是关于行业内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泛,很难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徐庆辉:像刚才张浩老师说的,关于客观原因的问题,演员也是这样,即使你今天脚扭了,忍着痛也要把这支舞跳完,而且用最好的表现,结束后再去打封闭、住院吊针。

优点:前期有做准备和设计

改进点:主题聚焦不清晰

BruceRV

REMIXON创始人

京东D&L灯饰产品官

中国机器人创始人俱乐部成员

直播内容:室内产品设计的过程

我们工作生活所用到的灯具,基本上已经分门别类,整个产品系列都很饱和了。如果想创新做一些东西,应该怎么做呢?

我提出一个新的产品方向,把它叫做混合照明混合照明的概念是说不要去定义一款灯具,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最近挺火的一款灯,Dyson落地灯,我觉得它就很符合混合照明的概念。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你会发现我们在室内的生活空间却是在缩小。我们在一个小的区域里,以前只会进行一种活动,但是现在,我们会进行多种活动,例如10多年前我们在沙发旁就是看电视,现在除了看电视,人多的时候还可以开个小party,或者一个人在那里看书,所以同一个小场景里,它会包含超过三种活动。

这三种活动,从照明的角度来说,它所需要的光照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会出现像Dyson这样比较好的前端开发者,开发一种混合型的灯具。

@徐庆辉:直播间有朋友问,现在做灯的都这么帅了吗?卖灯要靠颜值了吗?我们对比一下,Bruce同学把手机架高高地从仰望45度拍摄下来,就是主播的一个基本技巧

虽然Bruce后面还有很多的内容,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他的开头已经超时了,实际上,这是主播需要在规定的动作里去做到的事情。

@张欣:我觉得他讲的东西没有主题了,可能会影响他的表演,像刚才徐老师说的,他的背景、外形等,很多方面都做了很多的设计,但主题的聚焦性可能差一点。

@张浩:其实他描述东西的时候,还蛮有画面感的,我觉得他大概在讲对照明有新的理解方式,可是在海报上,他的主题却是室内产品设计的过程。不管是哪一个主题,听下来可能会觉得主线不是很清晰。

优点:主题设置吸眼球

改进点:超时,方案不够形象化

都浩天

光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师

智能设计师

直播内容:如何吃霸王餐?餐饮照明

我这次分享题目叫光阴的故事,它是一个改造项目,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介绍入门口的位置。

在入门口的地方,我将整个过道做成圆形的,通过对灯带的编程,在灯带表面上涂艺术漆,来完成整个空间隧道的感觉。

由于这个空间整体没有外部光线进来,所以可以很好隐藏一些设备,我会在所有灯带中间黑暗区域放上一些3D投影机,通过设备动态的成像,作为一个时间轴,由近到远,把人们带入他怀念的一个过程。

@徐庆辉:直播间很多朋友在说,第3分钟你还没有进入解决方案的阶段,肯定要超时了,就是一个主播对自己时间的把控能力。现在你把控5分钟都有困难的话,今后你再做一个长时间的播放,节奏感会更难把控。

@张欣:在最开始介绍项目的时候,你肯定要把它的背景等介绍出来,这样更方便别人去理解。另外,实际上你呈现方案的对象是一些普通的人群,你就要将你方案更加形象化

但是你呈现方案的方式,还是以一些意向图加平面图,没有看到一张效果图。其实效果图除了3D,还有PS等,你可以多维呈现你的想法,这样代入感会更强。

像答辩的时候,时间卡得很死,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一个是练习很多次,还有一个就是你先把它准备好,不管是你要说的话,还是要放的图片,甚至你还可以把它录下来去播放或练习,一定要卡到那个时间去表述

@张浩: 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点是,他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我唯一能记住的。他在海报上写如何吃霸王餐,这就吸引了人的眼球。

但是对于一个方案来说,最精彩的分成两个部分,也就是我的实现手段和我的创意,5分钟里可能要在这两者里选其一,要么让别人觉得我的实现手段很厉害,要么表达我的创意理念。

优点:语言犀利、立场清晰

改进点:读稿、观点数太多

刘曦

灯光设计师

从事灯具行业7年

直播内容:照明设计师请管理好自身形象和朋友圈

第一点,管理好自己朋友圈。我想帮设计师说几句话,很多同行觉得设计师不听自己的,觉得设计师跟自己比,没有自己懂灯光,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建议的灯光可能会破坏掉设计师的整个空间层次?我觉得应该谦逊点,不要觉得你上了两天课,卖了几个筒射灯,做了几个工地,就把自己当大神了。

第二个关于个人形象的小建议,终端照明设计师要定位好你只是画图的,还是要见客户的,如果要见客户谈单,是不是要把自身的形象管理好?

第三点,保持自己独立的审美,很多同学总在《徐工365问》问老师这个灯怎么布?那个设计用什么产品?那个是老师们的审美、经验,一直复制别人的想法,是你独立的审美吗?我觉得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变成自己的思想,举一反三,我们不要去当个妈宝男。

还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就是不要把灯光做得不好的案例发到朋友圈了。我们知道你生意好,但是这会暴露你对灯光的审美和落地的能力,会显得我们这个行业更水。

@徐庆辉:我们直播间的朋友都说这位网红主播很有一副网红脸,但是没有网红的镜头感,因为你一眼镜头都没有看,完全在看你的稿。

我只提一点,就是读稿这件事是万万不可以的,一定要跟观众有视线的交流,即使你要看稿,也要把稿放在镜头旁边来看

吐槽的模式是很吸引眼球,但是你没有戳死它。你说了三个点,然后分别在三个手指头轻轻点一下,其实你应该找出一个手指头给扎出血来。

@张欣我觉得你个人素质这方面是挺好的,但像徐老师刚才说的,读稿给你打了很大的折扣。

还有艺术、修养,不一定学了美术的,他就一定很有艺术修养。你看美术,它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又分工业设计、动画设计、视觉传达,还有服装设计等等。

其实每个行业,它专门有针对某一类产品的一个方向细分,不能说照明设计师就一定会比艺术家要差,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张浩从演讲或做直播的角度来说,她有个非常大的好处是,观点足够犀利,立场足够清晰,想要表达的内容有很清晰的一个站位像这种没有太强硬或标准化的主题,能够清晰地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在整个表达中,观点数量有点偏多,内容密度有点高,而每个观点讲完后,可能因为念稿的原因,没有把它做一些展开就是说观点虽然很犀利,但是要说服大家,至少要让一部分人认同这件事情。而说服别人,可能需要你去举例。

优点:鸡血、有感染力

改进点:眼神飘、镜头晃

梁绍根

靠装逼勉强活着

的照明人

直播内容:应对疫情的营销出路

今年的灯具市场,我个人觉得一定有很多企业加大力度对渠道的开发,做一些分割蛋糕,今年的工程项目一定会很多,但是不是你的菜,就不知道了。

我认为今年会有很多酒店、餐饮在这个时期选择重新装修,这是个很大的蛋糕,不过今年房地产项目一定不会很好,别墅项目今年的灯具价格也会非常敏感。

作为厂家,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抱抱你的经销商,懂得低头,才会抬头。

作为市场经销商,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找自身发展的优势,寻找一条自己的路。在特殊时期我不建议盲目去投资转型。

第二点是我们要加强学习,用专业的灯光知识,为客户解决他真正的需求,让他满意为止,这样灯具的价格一定不是最终的问题。

第三点要改变思维模式,如果你用三五年前的思维赚今天的钱,是非常困难的,今天一定要有狼敏捷的嗅觉和战斗力。

@徐庆辉你边上有个稿子,导致你的眼神经常会漂浮到别的地方去,跟观众的交流会有问题,还有你的摄像头摆得有点晃,整个屏幕的画面不稳定。

但是梁总打鸡血的这种做法是很适合直播的,只是在读诗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提醒一下大家,今后在想读诗时,事先把它打印出来,大家看了罗永浩的直播,就像PPT翻页,其实是个很好的做法,让大家有了视觉

@张欣:我觉得梁总在直播的时候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另外一个是他表述的感染力比较强,时间把握得也比较好。

@张浩:我觉得讲这一类型的话题,一开始要抛出你的观点,或者吸引人的点,比如梁总说营销出路的问题,后面的部分我听着会有一点蒙,不是太清晰。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用举例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一点。

优点:前期准备充足,熟悉产品

改进点:镜像设反

彭维

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直播内容:光学产品

我们无极变焦产品有什么特点呢?第一,我们的效率非常高,15度到36度可以实现无级变焦,在任何一个角度停下来,效率都是超过90%的。

另外一个,我们的光斑都是非常的干净,均匀。

你看这样一转,就可以从15度变到36度,而且它的效率始终都维持在90以上,成本也能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控制。

@徐庆辉:很多朋友在直播间说,他搞成镜像了。不会设置镜像的主播不是好主播。不过,我知道彭总是故意把字打成镜像的。

其实不管是在抖音还是在其他地方,摄像头那里是可以设置取消屏幕镜像,不用故意去打镜像的字。

再从技术角度讲一下,彭总用手电筒照亮你后面那白墙,调一下焦,是不是很清楚?

所以晚上展示反而不合适,在有基础光的情况下展示光斑,它才是合适的。平时你跟客户在现场展示光斑的时候,你希望把窗帘拉上,给大家看到,但在摄像头里这样展示,反而是错了。

我们在直播或拍照的时候,需要有一点基础光,这样光斑在摄像头里看才是清楚的。如果在全黑的环境下,反而不好。

@张浩:这个可能是最符合我们期望的一段表演了。大家擅长什么就讲什么,擅长的是产品就讲产品,大大方方把产品拿出来跟大家做介绍,这是很好的事情,没必要藏着掖着,而且很多时候直播就是为了去带货。

彭总做的准备工作也很充足,纸的顺序都是一张张排好的,讲的时候按顺序去翻。唯一的小失误就是把镜像的事情整了个小乌龙。

@张欣:基于直播的特点,如果不方便PPT分享之类的,应该找一个助手,在展示的时候,要看看卡片是不是刚好符合窗口的位置,还有包括对光这方面。

其实客户非常在意光斑和体验过程,彭总应该在一个场景里摆好东西,讲了之后马上切换到那里去,测试变焦的过程,再转回来,因为产品如果没有光作讲解的话,它是死的,也没办法体现出产品的优势。

优点:软件操作熟练,注意细节

改进点:观点太全,听不下去

王睿

跨界照明设计师

黑龙江省行业推广者

一个想用设计逆袭的屌丝

直播内容:参加照明设计培训的重要性

照明设计师或者跨界照明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第一,要具备胆量,想干就干,别问身边的那些人,因为他们也不知道照明设计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也不懂,问他们有什么用呢?

第二要对自己有信心,你说你自信都没有,我感觉那就啥也干不了。

第三,要有学习的能力,因为谁出生的时候也不是专业的,我不是科班的,以前我学了三年的机械制造,后来又学了四年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我是从工科生跨界到照明设计师,对吧?

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就是创新能力。我管它叫别人嚼过的苹果糊是没有味道的,这非常重要。

@徐庆辉:我看前面的小屏幕完全看不清你显示的是什么,而很多人是用手机看直播的,你认为他能看得清你PPT上的字吗?作为一个主播,千万不要考虑我怎么方便,一定要考虑我的观众能不能看得方便?

值得表扬的是你会用手机来展示PPT,而不是用电脑的分享屏幕,这是操作软件熟练度的一件事情,这个很好。最后,你把手机的状态是设置了飞行模式,再把WiFi打开,这是作为主播的加分项,通过这个设置,电话是打不进来,你就可以专心讲你的直播

@张浩:有时候我们去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我一定要把它讲得很全。但是实际上因为你想要把它讲全,导致别人没有信心听下去,最后别人收获到的东西可能还不如简版的收获来得好。

比方你想从1数到10,数给别人听,但是别人听到5就听不下去了,那你不如告诉他2、4、6、8、10,这样至少还能听全一部分。

@张欣:我觉得这种PPT的展现形式挺好的,但是这和方案汇报和讲课不是很一样,你PPT里很多内容都是属于过场的PPT或者文字性的。

以这种手机方式去讲的话,很难让用户get到你的点,在内容设置上要再花一些心思,用最短的时间,最简短的图文让别人很快知道你讲的内容,总之,你讲的内容比较简洁、聚焦,观点也比较明确。

优点:画面感好,内容深浅度把握好

改进点:可以增加辅助的东西

庞晖

奇煜照明设计

创始人

直播内容:够不够亮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够不够亮?当然这不是我们说的关于亮度那些复杂的概念,而是在室内空间中我们最容易感知的,够不够亮这件事。

为什么会说这个?因为在平时工作中有非常多的业主和设计师,他们经常会问说大熊(庞晖的绰号),我这个空间够不够亮?要不就说,我房间要用10瓦还是5瓦的灯?

面对这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我内心是非常崩溃的,可以脑补一下,他来到店里,拿着一盏射灯往上面照一照,到处晃来晃去的。

这样子不管是多少瓦的灯,他能感受到空间够不够亮吗?说了这么多,可能你会说到底是亮还是不亮。

第一,看这个空间里有没有天花灯槽,通常在有天花灯槽的情况下,天花灯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相对均匀且明亮的氛围。

第二,关于够不够亮这件事,不能单纯只看灯,还要考虑这个空间里主要的装饰、材质以及颜色,专业一点的角度来说就是看反射率。

@张浩:他讲的东西确实是画面感最好的,能够让人听下去。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有一个外号的解释,让大家很容易记住他叫大熊,这个可能是自我介绍的小技巧

第二,不知道是不是有做一个人设,他给我的感觉是在讲给一些非专业人士听的,所以不会跟你讲很多术语的东西。很多细节的设置,让你觉得他有比较重的舞台效果,而且也比较风趣。

@张欣:我觉得他的普通话非常标准,甚至有点单口相声的感觉,表情也蛮到位,在肢体语言的设置,包括他把包袱抖出来的一些点,这些设计都是好的。

我也很认同张浩老师讲的部分内容缺少一些画面,当然可能因为是抖音,会有点限制,但如果是录播节目,是不是就可以出来一个视频或图片,去辅助你讲的东西,会让别人的感观更加清晰一些。

@徐庆辉每一次客户邀请我去做演讲、培训的时候,我都再三强调,这次的听众是什么人?是经销商?研发工程师?还是销售或高管?因为即使是同一份PPT,面对不同人,讲的时候,我的深度肯定是会不一样的。

像张欣老师说的,录播的时候可以切入一些视频,其实直播的时候一样可以切入。比如你一部手机正在直播,你可以拿另一部手机调出一张图片呈现给大家看

比如我有三部手机,一部在直播,另外两部是在做别的事情,一个好的主播应该准备足够多的武器去为你自己加分。

通过这次的网红直播大赛,我们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和需要注意的点,例如,在台风上,大多选手准备比较充分,基本可做到脱稿、不怯场,台风比较稳健;在表达上,部分选手的语言风格鲜明,更容易抓住大家的眼球;在内容上,由于时间有限,观点太多容易出现超时、重点不清晰的情况,以上这些都在我们在直播当中,需要做到加强改进的。

版权声明

编辑整理:Natalie

资料、图片来源:云知光校友会网红直播大赛

本文为云知光原创文章,独家首发,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需授权的公众号名字及微信号。

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