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由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主办,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承办的雅江杯光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媒体见面会,在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建筑景观照明展示厅圆满成功举行。


对于这场大赛,我跟大家一样,有很多的疑惑:以灯具品牌名字命名,还罗列了10款自家的必选产品,不免让人对比赛的性质产生疑虑,可是一众大咖站台也让这件事更加扑簌迷离,这是想干嘛?通过对大赛见面会现场的打探和会后的交流,就我发现的一些端倪,给大家做个非正式的报道。



意图不简单

见面会现场,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秘书长梁学坚、雅江总经理黄荣丰和副总经理李明慧对这次本次大赛创办的契机和动因做了介绍。我给做了一个翻译版本,供参考:


1、培育设计师渠道,获取市场需求反馈。从名字上来理解,“光科技创意设计大赛”表达的应该是技术和产品要更好地为创意设计服务。怎么做到更好的服务?最直接的当然是在点对点的服务过程中交流并获取反馈意见,有反馈才能改进服务,说不定还能趁机圈一波设计师的粉,双赢有没有。


2、培养人才,收集优秀的创意设计方案。在建筑夜景照明陷入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加之实际项目中的诸多掣肘,创意设计显得非常难能可贵。行业里大大小小的设计比赛,对于设计师而言,可以说是一罐提神的“红牛”,也是展示实力的机会。


在现场,雅江黄总很多次提到人才和艺术的培育,实话说艺术培育这件事真不是通过一两个活动就能做到,但是转念想,如果没有这些那些个平台,很多天赋型选手怕是也只能被埋没,别谈什么更多的成长机会,甚至成长为榜样并影响更多人。扯远了,一句话:你需要舞台,他需要人才,看对眼也就来了。


产品有“心机”


大多数人知道雅江是从它的专业舞台灯具品牌“SILVER STAR”开始的,其中的大功率 LED PAR 灯和 LED 图案摇头灯是早期最为耀眼的产品。直至后来投身到建筑照明领域,开发出建筑照明品牌“ARCTIK”,算是较早开始了将舞台灯光技术应用在建筑照明上的尝试。


这里插播一个番外故事:初创建筑照明品牌的时候,雅江团队有一次在北极游玩,看到天地都是白茫茫一片,马上联想到了建筑和室内照明领域常说的“见光不见灯”。ARCTIK 这个名字正是取自北极圈的英文“arctic”。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名字,也是一个好故事。


这次选定的10款“必选产品”,也是从这两大品牌里面挑出来的。粗略归纳一下,这些产品的特点无非三点:


▲所选的10款产品,其中舞台灯具4款,建筑照明产品6款。http://www.yajiang.cn/Product/index


一、性能方面,不用多说,以防水性、高光效、信号反馈系统等特点为主打,首先满足了户外项目的基本要求。


二、效果方面倒是真的带来了不少惊喜,比如双棱镜叠加动感效果、手动切割系统、剧场级别的16 BIT 调光技术等多重技术的叠加,看得出雅江在产品的投射距离、调光、变焦、染色等技术上投入了颇多的研发成本。


▲ 0-100%16Bit 调光


▲ 投射效果


三、搭载了自家的黑科技:CCS 智能颜色管理系统、HSIC 智能颜色控制系统。前者主要针对颜色一致性做校正补偿,后者则是类似“用色库”的概念,储存了常用的标准颜色及常用色温。


▲CCS智能色彩管理系统


▲ HSIC彩管理系统


由此可见,雅江真的是有备而来,选的都是自家的头牌产品。这一波宣传出去,等于做了一次超值的产品曝光。对于参赛者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单就效果和黑科技这两点来说,对于做创意和设计落地来说,是很便捷的辅助工具。(更何况,并不是全部必选,至少选一个就欧了。)


阵容有来头

最后来扒一下这次活动请来的嘉宾阵容吧,细数一番,不仅有建筑照明领域和舞台灯光领域的专家,甚至还有工业设计界的行家;既有学院派和实战派的实力担当,也有技术派的前沿代表,来头都不小。



从评奖模式来看,采用的是网络评选+专家组线下评选+总决赛(参赛者公开演讲设计方案)的三轮评选模式,对于参赛者来说,是一场多维度的考察。而对于参赛者“在职一年或以上”的要求把一部分人挡在了门外,看来是充分考虑到了实际落地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的【雅江杯光科技创意设计大赛】,从“创意+技术”的立意,到比赛逻辑和流程的设置,再到奖金的加持,还是可圈可点,值得期待的。



最后履行“特约记者”的职责,贴一些活动现场的照片吧。


▲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秘书长梁学坚,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荣丰分别登台致辞。梁学坚秘书长(左)、黄荣丰总经理(右)



▲提问环节


▲产品展示




特约记者|大雄

资料来源|云知光照明微课堂、雅江光电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下公众号和微信号

投稿/合作|media@elicht.cn


-THE END-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