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体建筑双年展MAB(Media Architecture Biennale)2018于11月13-29日在中央美院举办,主题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活动包含了一系列工作坊、专题论坛、大会、展览和颁奖典礼。本届双年展的主席为国际媒体建筑学会中国主任、中央美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志刚教授。


▲MAB18 主席,常志刚教授,配图为迷妹小九的瞻仰。


▲重要组织嘉宾合影,左一为帅气的常志刚主席。


MAB是全球媒体建筑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品牌活动。从2008年开始已举办五届,分别在德国柏林(2008)、奥地利维也纳(2010)、丹麦阿胡斯(2012/2014)、悉尼(2016),北京(2018),第六届也就是MAB2020将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办。



因为近几年国内涌现了很多在建筑上使用媒体立面的做法,大多都是伴随着国家大事件而做的城市亮化,很好奇媒体建筑在世界范围内是个什么状况,小九来到了央美一探究竟。


如何定义媒体建筑?


在14日晚双年展的开幕式上,一位发言人(请原谅我脸盲叫不上名字)给出了如下的定义:


Media architectures are buildings, installations and other project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physical and digital space with a communication function.


粗略的翻译过来就是,媒体建筑是与拥有通信功能的物理或数字空间有交集的建筑、装置或其他项目



论坛结束后回想一下,的确是跟这几大关键词相关,建筑or装置,具有交互沟通的功能,从论坛的论文报告来看总体有2个尺度,一种是小体量的作品,多是艺术装置,有一些互动设计,期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使得社区更具有活力,另一种是大体量的建筑或者建筑群,几乎只有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出现。


都有哪些好玩的?


在本届世界媒体建筑双年展中,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建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呢?跟着小九一起去看看吧。


1

让不可见的变得可见

或者让可见的变得不可见

(invisible &visible)


通过自行车计数器,让更多使用自行车出行或健身的人能看到累积的数量,从而受到鼓舞(健身的路上,你并不孤独!)。



新加坡的 Chinatown,用 mapping 将古迹的过去和现在都呈现出来。



将来往列车的信息通过一些规则转换成人像动态显示在站台的像素屏上,Jason Burges作品。



2

模仿自然

(Art apes nature)


Roosegaarde Studio 作品,用光创造出像水,像蓝色海洋一般的氛围。



Jason Burges 作品,在大堂里经常会有一些植物,于是就用了灯光艺术的方式,创造了会生长开花的植物。



斯威本科技大学 James Berrett 作品,模仿濒危的蛙类,创作出可变换的互动装置。



3

关怀,不仅仅是人类

(more than human world)


昆士兰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研究与人的交互,后来发现不应该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人类身上(去人类中心化),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昆虫都是我们应该关怀的对象,于是在他们的设计中,有了提示蝴蝶生存环境的标识,还有为萤火虫,在5月至9月将路灯关闭。



这位女士在发言的最后一度哽咽,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消耗了很多的资源,造成了很多生物死亡灭绝、光污染等等,所以他们呼吁关注生态,虽然说出来也并不一定马上能够实现,因为要平衡经济的发展,但是作为学者,作为地球的一员,是一定要发声与力所能及的去做些什么的。


4

让公众参与设计

(engagement)


这是由政府部门主导的一个项目,将当地的一个公园翻新,是在地居民全过程参与的一个项目,第一步号召大家参与并且收集意见,第二步分小组一起创造(引入竞争机制),第三步投票,第四步由居民和专家一同来做最后的设计,并且在投票的过程中,使用到了VR技术,让翻新后的模拟效果可以被很容易的感受到,有VR眼镜的居民投票的意愿会更高。



5

与人互动

(interaction)


将先前摄录的人像在400-1800平米屏幕上投射出来,并且用灯光打亮,使得来往的人影也映在上面,投射的人像只会显示在过路者的人影里面,来自 Lozano Hemmer 2001年的项目。



参与者通过参与的界面,表达他们的情绪,从而使得感应茧显示不同颜色,若是装在办公大楼里,则可以统计当天工作者们累积的情绪。



不同国界的关注重点似乎略不相同


在这一次论坛的发言中,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学者、艺术家和建筑师更多的呼吁人的参与,互动,让社区更团结与活力,比如16日发言的建筑师、艺术家 Usman Haque,他的发言非常有力,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你以为你的意见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可能会有更大的力量。


点击视频,看Usman Haque发言


而国内媒体建筑的应用,则似乎更多是清华荣院所说的“宏大叙事”,多是由于国家大事件或是基于旅游业发展城市亮化工程,已经有20几个城市有类似杭州青岛这样联动的媒体建筑群了,也有引发一些争议,比如巨大的财政投入,光污染,内容的不受控,政府、大众和设计师希望表达的内容不一致。还记得《eLicht云知光》有一次采访荣院时,他提到虽然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民众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用绿光照树。但小九仍然希望各方能慢下来,审慎地去看待用大规模媒体立面的亮化提升城市形象,这个话题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很多,在第三届云知光论坛上,我们也与照明学会学者、城市照明规划学者与照明设计师共同探讨过,可以在文末看相关链接。



建筑师出身,作为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位身处前线的城市照明实践者,东亮老师给出了实在而冷静的判断。他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媒体建筑的内容设计,包括艺术家、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给城市灯光的定义一点时间。



当然中国的媒体建筑也有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比如与光共舞就拥拥有很多这样的灯光艺术家和作品。


另外一点困扰媒体建筑艺术家们的是,国外的法规也很严格,媒体立面呈现的内容是不能随便被决定的,比如不能有太多商业的内容,这也导致了商业模式会变得很难,除了品牌赞助,好像更多的是企业或者运营方委托设计的作品。


跨界合作 last and most important


媒体建筑是区别于传统建筑的,因此不再是由建筑师来主导,而是可能会由灯光设计师、多媒体艺术家、互动设计师、计算机工程师等等各个工种来轮流主导。因为媒体建筑很多都离不开光,所以在国内几乎都是由照明设计师来主导,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挑战主要是基于内容,媒体建筑是为了什么?要做什么样的内容,互动,都是需要想破头的事情,可能会需要城市规划者、艺术家、社区营造、建筑师、民众来共同参与,机遇,是因为既然这件角色赋予了照明设计师,为什么不尝试做一些整合呢?当然,做整合者对自身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还记得之前听 CLDA 的 Martin 演讲,他说在 IoT 的时代,照明设计师的定位将会被改变,因为光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很多设施都可以跟照明设施整合在一起,假如照明设计师能够去学习和理解物联网智慧城市,未尝不可来做这个中心的整合者。



最后,作为一个不那么用功的环保主义者,小九还是希望偶尔能够慢一些,多考虑考虑我们的资源生态,毕竟蓝天下的北京,更美。


▲中央美院的大草坪,雾霾时和蓝天时。


活动信息

主办单位 HOST:

中央美术学院 CAFA

国际媒体建筑学会 MAI 


承办单位 ORGANIZER: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CAFA,VAII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CAFA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CAFAM

国际媒体建筑学会·中国 MAIC


合作机构  COOPERATION:

中国照明学会、中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华中科技大学艺术与科技研究中心、北京元点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大峡谷照明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Society; China Soled State Lighting Alliance;China Association of Lighting Industry; Institut of Art as Science of Huazho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Initio Future Tech.Co. , Ltd.;StrongLED Lighting Systems (Suzhou) Co., Ltd.; Shenzhen Unilumin Tech. Co. ,Ltd. .


支持单位  SUPPORTER:

北京新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亚德 -上海中天照明、上海莱奕亭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豪尔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蔷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新南威尔士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悉尼大学建筑设计规划学院跨学科设计实验室

Beijing New Space-time Tech. Co. , Ltd. ; Leyard Shanghai ZT Lighting Co., Ltd.;Shanghai Laiyiting Illuminance Tech. Co. , Ltd. ; HES Technology Group Co. , Ltd. ;Epson (China) Co., Ltd.; Shengzheng Joyway Tech. Co. , Ltd.; Tsinghua Holdings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Institute; Future Design Lab of University ofNew South Wales; Interdisciplinary Design Lab of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Designand Planning of University of Sydney


作者|小九

内容来源|云知光照明微课堂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与微信号。

投稿/合作|media@elicht.cn


相关阅读

TOYONIA 東洋·第三届云知光论坛最后一天,依旧热情洋溢、意犹未尽

“女子跳舞”灯光大楼尴尬了!嗨翻了的城市要不要降降温?

谢昕 | 城市夜景亮化应优先功能照明的完善

新艺术和新科技,将成夜景照明时代的杀手锏?

Sarvdeep:黑夜是我们DNA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立面会革了照明设计的命?听7位业界大咖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