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新锐计划大师训练营系列课程



郝洛西:从技术到艺术 - 1


你画出来光会拐弯,但真的可以实现吗?


当然可以,只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装置和技术的手段去实现,这就是我说,照明设计是从技术到艺术的原因。


照明设计师的弱点常在技术


设计师大都来自美学和艺术的教育背景,这样的背景使设计师有机会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但这其中的转化都必须依靠技术。


图:路易威登的光学外幕墙,由原飞利浦全球设计总监、现奥地利zumtoble集团首席设计官和首席市场官Rogier van der Heide执笔,绚丽得往往自然成为一个区域奢华零售的标志,但绚丽的背后都是一个个严谨的光学计算。


以光为例,光的设计是种视觉的艺术表达,但是,必须依靠光学和电气技术来实现。所以不仅仅是照明设计,很多设计领域的先天缺陷会在于对技术的深刻掌握和理解。


深刻理解技术会让设计师展翅高飞


从事照明设计行业可能跟从事其他行业的设计都不一样,和建筑设计比,建筑设计方案可以在电脑上、在图纸上,在方案构思上可以用图来诉说、表达自己,表达你对建筑的理解和方案的形成。


但是光和照明不一样,你想得出来你不见得画得出来,你画得出来不见得能实现,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对于光和照明,尤其照明设计的学习,光画出来是没有用的,对照明技术性的理解特别需要深厚的功力,这个功力同样来自于你的实践,来自于你对其他行业的学习。


图:这不是什么灯光节,而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大二本科生作业“二十四节气”其中一个,郝洛西学生灯光装置作品《小雪》,用“暖”来反衬“冷”,是个艺术性很强的视觉创造,冷暖光源的相互碰撞,用废气塑料、纸皮制成的碎片,在灯光下象星星点点的雪花,意境跃然。


所以在同济,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建筑学院,然后我们还要做很多科研工作,同时,参与非常多的工程实践,我常说,三架马车,每一架都不能少。


对社会没贡献的设计都是烂设计


我有一个学生顾薇薇(音),她是个聋哑人,在上同济之前是成都十大好少年,她虽然是聋哑人,但她并不会说哑语,一直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上课读老师的唇语,平时依靠手机打字发信息和别人交流。我们都能想像,她在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多少的障碍:譬如经常听不到别人叫她名字、过马路听不到汽车喇叭声等等。


在我指导下,也找了声讯所的老师帮助,她参加了一个设计大赛,设计了一个专给聋哑人使用的设备,能把外界特定的声音讯号转化为光的信号,譬如她的名字“顾薇薇”,设备识别后就会亮起特定的灯讯号,让她知道有人在叫她名字。


而且这设备很轻巧、方便穿戴。


图:顾薇薇专为聋哑人设计的声光信号转换设备。


图:韩国设计师KimMinsoon设计的LED手电筒,能把求救声音转化成光信号,用于野外意外时的呼救,这款产品也因此获得了红点奖。


在我看来,这是个很小的设计,但也是个很了不起的设计。


千万别对小善不以为然。一个照明设计师应该做到什么?是不是动仄大项目,外表看起来像个艺术家,能画几张图就可以了?


设计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专业的技能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在设计中是否用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好。


这似乎是句高大上的话,其实真的不然:一个老年公寓真的是把马桶升高再加个扶手就可以贴标签了吗?为何不考虑用光延缓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发生;LED的技术发展,能为盲人、聋哑人带来什么福音?公共建筑的安全性与人的安全感如何体现在照明设计上?


郝洛西老师的更多精彩课程,请保持关注微课堂。


了解更多“飞利浦新锐照明设计师成长计划——2014大师训练营”内容:

1、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2、点击照明微课堂下方“精彩活动”按钮;

3、输入“飞利浦”、“philips”、“新锐”、“xr”均可查阅系列文章。

【版权信息】本系列文章,为飞利浦授权,照明微课堂平台根据“飞利浦新锐照明设计师成长计划——2014大师训练营”内容整理发布,如用作商业用途,请与照明微课堂编辑联系,获取飞利浦授权后方可进行。如需引用或转发作非商业用途,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eLicht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